-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周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外周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刘维刚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麻醉科 163001)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115-02
1 丛神经阻滞
通常使用的阻滞径路(腋路法、锁骨上法、肌间沟法)均可用于小儿,腋路最常用于小儿,其优点包括穿刺简单,成功率高及并发症发病率低。采用神经刺激器可以客观地确定穿刺针尖端的位置,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合适的局麻药容量是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的重要因素,该容量约为0.6~0.7ml/kg,各年龄所需容量。
1.1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1)腋路法是以穿刺针出现与腋动脉搏动相一致的摆动为达到正确部位的依据,因此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儿童。
(2)患儿取前臂外展90deg;,在距胸大肌1~2cm处触及腋动脉,将手指轻轻在腋动脉或鞘周围转动常能触及臂丛神经。
(3)在充分镇静或麻醉下,必须用神经定位刺激器来确定臂丛神经,神经定位刺激器正极应置于胸壁的纽扣电极上。
(4)使用22号3.5cm长带神经定位刺激器的穿刺针,以45deg;刺入皮肤。当针尖刺入鞘内时术者感觉到突破感。固定穿刺针,连接神经定位刺激器诱发出同侧手或前臂肌肉收缩。
(5)回吸无血,注入1~2ml局麻药后肌肉抽动消失,将剩余药液分次注入。
(6)用药剂量为1%利多卡因或0.25%的布比卡因0.3ml/kg,加1:200000肾上腺素。注药后将前臂置于身体之上保持2分钟,以保持鞘内压力。
(7)穿刺中如果刺破腋动脉出现回血,可以继续进针刺过动脉后壁,直至回吸无血,注射局麻药量的1/2,退针时至腋动脉前壁再注射剩余药液的1/2。这样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引起腋动脉损伤。
1.2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1)充分镇静或基础麻醉进行后,最好应用神经刺激定位器。
(2)患儿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上肢下垂。术者一手托起患儿头部,另一手尽量触及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确定前、中斜角肌肌间隙,臂丛神经由此沟下半部通过。
(3)对患儿进行深度镇静或麻醉后.在颈6水平,用5cm长的5~6号神经定位刺激器穿刺针,针尖斜面垂直于颈平面进针,稍偏向尾侧刺入肌间沟,当神经定位刺激器诱发出现上肢肌肉抽动时停止进针。
(4)如果穿刺针尖触及臂丛上部,将诱发上臂或三角肌肌肉的抽动,即注入1~2ml局麻药。如果抽动停止,说明穿刺针位置正确,再将剩余的局麻药注入。
(5)局麻药剂量为0.2ml/kg,用0.25%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加入1:200000肾上腺素。
1.3 并发症及防治
(1)臂丛的所有神经都在血管神经鞘内,易于误注药入血管,注射时反复回抽可避免注入血管。
(2)注射部位可能发生血肿,可压迫血管神经鞘,致使肢体局部缺血,因此,臂丛阻滞前了解患者凝血状态。
(3)反复穿刺可能损伤神经,应用神经刺激器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神经内注射。
(4)麻醉前应给予咪哒唑仑0.5mg/kg口服或0.2mg/kg肌注,可减少局麻药吸收产生的不良反应。
(5)小儿膈神经和喉返神经离穿刺点较近,此两神经意外阻滞也较多。有资料显示,所有肌间沟阻滞患者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膈神经阻滞。
婴幼儿几乎全靠膈肌来呼吸,因而膈神经阻滞可能引起呼吸衰竭,而喉返神经阻滞因声带麻痹可致呼吸道阻力增加。
(6)婴幼儿肺尖位置较高,因而产生气胸的危险性也较高,肌间沟入路的臂丛阻滞还可能发生全脊麻。
2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2.1 适应证 用于下腹壁、腹股沟、会阴部位的手术,如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的鞘状突高扎术、隐睾的睾丸下降固定术及腹股沟和会阴部的其他手术,以及这些手术的术后镇痛。
2.2 操作技术 在髂前上棘脐连线的1/4处(在10~15kg小儿即从髂前上棘向头向中线约1~1.5cm处)。用27号短斜针头以45deg;角刺入;当针尖穿过腹外、内斜肌时,可有两次突破感即是针尖置入正确的标志。从头端向尾端向腹股沟及中线以扇形注入容量为0.3ml/kg的局麻药,拔出针头之前于皮下再给予0.5~1.0ml的局麻药以阻滞髂腹下神经,注意勿注入腹腔。
3 股神经阻滞
3.1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①适用于小儿股骨干骨折复位的转运,拍X线片及其他可能引起疼痛的操作;②术后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柜员岗位工作职责通用版(8篇).pdf VIP
- Haier海尔 CCC13系列2匹高效定频柜式空调 KFR-50LW 06CCC13 使用安装说明书.pdf
- 光纤通信课件刘增基第二版第4章重点.ppt VIP
- 物业服务集团配电系统设施设备承接查验操作指引.docx VIP
- 大一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pptx
- 2025年AI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商业化路径与技术创新报告.docx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剥豆机的总体设计(全套图纸).docx VIP
- X线常见疾病诊断.pptx
- 江苏省徐州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物业给排水系统设施设备承接查验操作指引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