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伤致急性肺挫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外伤致急性肺挫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何艳灵(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云南保山 678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357-02
【摘要】 总结了21例外伤性急性肺挫伤患者的护理,包括体位护理、疼痛护理、气道护理、通气护理及心理护理等。认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合理、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肺挫伤患者的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外伤 肺挫伤 护理
肺挫伤是胸部损伤最常见的类型,多由胸部挤压、撞击等因素所致。随着车祸伤发生率不断上升,临床上胸部创伤、肺挫伤也明显增多,其病情的发展变化比较复杂,易恶化成急性肺损伤AL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对其诊治和护理过程中体会到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合理、正确的诊疗和护理措施对肺挫伤患者的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21例外伤性急性肺挫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28—63岁,平均39.7岁。其中车祸伤20例,坠落伤1例。单侧肺挫伤11例,双侧肺挫伤10例。合并肋骨骨折4~10根(平均6根)。合并血胸10例,气胸3例。合并颅脑损伤1例,肝脾挫裂伤1例,膈肌破裂5例。合并四肢、脊柱、骨盆骨折5例。本组病例行胸腔闭式引流9例,经胸手术3例,经腹手术2例,胸带加压包扎胸部15例,因持续低血氧,给予短时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后行呼吸机通气治疗者13例,采用容积控制通气(VC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同时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以血气分析作为调整呼吸参数的依据,充分镇静,严格气道无菌操作。治愈20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
2 急性肺挫伤的判断
急性肺挫伤多数认为与肺爆震伤类似,系由于强烈的高压波作用所致。当强大的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增高的胸内压力压迫肺脏,引起肺实质出血及水肿,当外力削除,变形的胸廓弹回,在产生胸内负压的一瞬间又可导致原损伤区的附加损伤,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和毛细血管损伤并有间质及肺泡内血液渗出及间质性肺水肿,使肺实质含气减少而血管外含水量增加,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增高,病理变化在伤后12—24h呈进行性发展。肺挫伤往往合并其他损伤,如胸壁性骨折、连枷胸、血胸、气胸及心脏和心包损伤。本组病例中,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胸闷、气促、咳嗽、血痰,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胸部听诊可见局限或广泛性湿性啰音,X线检查报告提示为创伤性湿肺。全组病例均符合急性肺挫伤的诊断。
3 护理措施
3.1体位护理 肺挫伤合并肋骨骨折的患者入院后先安置平卧位,减少搬动。因肋骨骨折尚未固定,搬动不慎,骨折断端可能刺破肺组织或肋间血管,造成肺部进一步损伤。若患者处于休克早期,可安置中凹卧位,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安置半坐卧位,以利呼吸、咳痰,改善缺氧症状。
3.2疼痛护理 肺挫伤患者气道分泌物多,且易被块状血痰阻塞,而多根肋骨骨折的剧烈疼痛,又影响患者有效咳痰,是引起肺不张肺炎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缓解疼痛是早期治疗严重肺挫伤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科除了采用镇痛剂,包括镇痛泵等行之有效的镇痛方法外,同时采用低张力胸带加纱布垫固定胸壁,可以起到减轻疼痛作用。但在镇痛过程中要慎用吗啡类药物,因吗啡类药物存在呼吸抑制,降低呼吸频率,影响咳嗽、咳痰的作用。
3.3气道护理 对急性肺挫伤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止肺感染、肺不张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1]。
因为肺挫伤早期,肺间质出血、水肿,继之间质液体积聚及肺泡膜弥散功能减退,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痰液、血性分泌物增多,支气管易被痰液和分泌物阻塞造成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加重低氧血症[2]。所以护士接诊后立即清理患者鼻腔、口腔内分泌物和血渍。早期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确保足够的氧浓度。若气管内分泌物、痰液多而不能咳出则应行气管内插管或做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有利于痰液吸出,改善肺泡萎陷,增加功能残余气量,改善肺功能。
3.4机械通气治疗及护理
3.4.1治疗 在充分保证呼吸道通畅和吸氧状态下,肺挫伤患者的氧合指数小于200mmHg (1mmHg=0.133kpa) 持续12h以上,呼吸频率>30次/min 则应考虑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及时给予呼吸机支持疗法。采用呼吸机治疗能减少或防治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