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病理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病理分析
佟敏(辽宁抚顺中心医院病理科 113006)
【中图分类号】R7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134-03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7岁,术后随访13~51月,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均有包膜,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透明细胞,囊壁纤维间隔内有小的透明细胞巢,肿瘤性透明细胞核Fuhrman 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示 Vimentin(+)、EMA(+)、CD10(-)、CD68(-)。结论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有独特的病理改变,经过积极地治疗预后良好。术 诊断中常难与其它囊性肾疾病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的关键特点是肉眼无膨胀性实性结节及镜下囊腔内衬透明细胞。
【关键词】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是肾细胞癌的一种罕见类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1]。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3例MCRCC,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1 材料和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1年6月间诊治的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3例(均参照2004年WHO诊断标准),标本经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标记,所用Vimentin、EMA、CD10、CD68抗体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3例MCRCC中,男性2例,女1例,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7岁。因腰痛数月发现1例,体检发现2例。均无血尿或尿痛等症状。
2.2 影像学检查
3例MCRCC均行B超和CT检查。B超2例示囊实性改变,提示多囊肾改变,1例提示肾癌可能;CT显示2例内部多分隔囊性改变,肿物少量实性部分,1例呈边界清强化不明显肿块影,1例考虑囊性肾瘤,不除外囊性肾癌,2例考虑肾癌可能。均提示肾癌可能。
2.3 病理检查
2.3.1 巨检
2例为类圆形肾脏肿物,肾脏轮廓正常,肿物境界清楚,似有包膜,直径2.5-3.7cm。切面见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囊腔,其内充满浆液性或血性液体,未见坏死组织。另1例为破碎囊壁组织,囊壁菲薄,粉红色,体积3*2.5*0.3厘米。
2.3.2 镜检
瘤组织由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腔构成,大部分囊腔内衬单层透明细胞,少部分为双层上皮细胞,部分囊壁未见上皮衬覆;间隔内可见小灶状透明细胞,其间血管丰富,未见坏死。细胞呈扁平状或肥胖状,胞浆透明或淡染,细胞核小而圆,染色质深染。3例肿瘤细胞Fuhrman核分级均为I级,(见图1、2)均无血管浸润和包膜侵犯。
2.3.3 免疫组化
3例肿瘤细胞Vimentin EMA (见图1、2)均呈强阳性表达,CD10 CD68均阴性。
2.3.4 治疗及预后
3例中2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单纯切除囊肿,随访13~51月,均无复发或转移。
3 讨论
MCRCC发病率低,约占肾细胞癌的1%~4%[2],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肿瘤往往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可触及肿块或有腹部不适。
3.1 临床特点
MCRCC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为3∶1。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和明显体征,常在体检时意外发现,少有腰背部疼痛和血尿等症状[1,2]。B超及CT均显示为境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而CT 更能精确地提示病变的恶性特征[2]。本组3例中,1例有腰痛症状,CT比B超更能提示恶性可能(3/1)。
3.2 病理特点
MCRCC大体上直径2.5~13cm,为边界清楚的肿瘤,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囊腔构成,其内充满浆液性或血性液体,囊液细胞学检查难与非肿瘤性疾病区分,囊腔间隔无膨胀性实性结节,肿瘤有纤维性包膜与周围正常肾组织分隔。20%以上的肿瘤间隔内有钙化,偶见骨化生,无坏死。组织学上,瘤组织由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腔构成,大部分囊腔内衬单层透明细胞,少数可见内衬上皮呈微乳头状突向腔内,极少部分囊腔的内衬上皮缺如;囊腔内多为血性或淡红色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