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2例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治疗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32例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治疗分析
崔艳
(大庆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细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细菌性痢疾患者32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小儿细菌性痢疾经治疗 治愈 2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先做粪便培养,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疗效的考核应以粪便培养阴转率为主,治疗结束时阴转率应达90%以上。中毒性菌痢病情较凶险,变化迅速,故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状态、脉搏、血压、呼吸及瞳孔变化,应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综合抢救措施。
【关键词】小儿细菌性痢疾;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31-02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或称痢疾杆菌属)所引起。共分四群: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和宋内氏痢疾杆菌。多见于夏秋季。临床特征为腹泻、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症状。中毒型可发生休克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细菌性痢疾患者36例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小儿细菌性痢疾患者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12岁,平均3岁4月。主要表现为发热25例,胃肠道症状均有腹泻表现,便血10例,呕吐4例。轻度脱水5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4例,下呼吸道感染2例,沁尿道感染1例。
1.2 方法
1.2.1普通型菌痢 抗菌药物可选用下列之一口服:①庆大霉素10mg/(kg?d)。②卡那霉素40mg/(kg?d)。③呋喃唑酮(痢特灵)5~10mg/(kg?d)。④诺氟沙星15mg/(kg?d),学龄儿童必要时可用。以上药物每日量分3~4次口服,疗程7日。复方磺胺甲嗯唑(SMZCO)50mg/(kg?d),分2次口服,疗程7日。小檗碱(黄连素):每片0.1g,剂量为10~20mg/(kg?d),分3~4次口服,疗程7~10日。
1.2.2中毒型菌痢
1.2.2.1高热处理 高热顽固不降先用安乃近10mg/kg,肌注,同时给头罩冰袋或冰帽等物理降温。仍不能降热,则用盐酸氯丙嗪及异丙嗪各lmg/kg,肌注,或加入10%葡萄糖液50ml静滴。
1.2.2.2反复惊厥处理 先用地西泮0.1~0.3mg/kg,肌注或静注,静注时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同时用20%甘露醇1~2g/kg,快速静注,以降低脑水肿,必要时每4~6h重复1次,直至惊厥控制。
1.2.2.3抗休克处理 发生休克即给予右旋糖酐40(儿童10ml/kg),其后用5%碳酸氢钠5ml/kg静注[2]。
经上述处理血压仍不上升,可用东莨菪碱0.03mg/kg或山莨菪碱0.2~2mg/kg,静注,必要时5~30min重复1次,直至血压回升。
1.2.2.4抗菌药物 可用庆大霉素3~5mg/(kg?d),分2次,静脉滴注,或用氨苄西林15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病情好转改为口服。以上药物无效可用头孢哌酮10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
1.2.2.5慢性菌痢:药物治疗同急性菌痢,疗程10~14日。也可两种药物交替使用,服用1个疗程有改善但未痊愈者可隔1~2周间隙再用,共2~3个疗程,也可交替用庆大霉素及小檗碱保留灌肠,每日1次。
1.2.2.6微生态制剂:有利调理肠道菌群平衡状态,协助肠道正常功能的恢复,但应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1.2.3对症治疗 患者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停药3天,其后每日取粪便培养,连续3次培养阴性为治愈。发热予以退热剂[3]。腹痛剧烈可给予针刺穴位、热敷腹部,必要时可选用解痉药物,口服6%颠茄合剂或颠茄片,每次0.2~0.6mg/kg,3次/日。腹泻频繁,每日10次以上者,影响休息和药效者,可加少量氯丙嗪。严重腹泻或婴儿有呕吐不能进食,应静脉补液并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结果
32例小儿细菌性痢疾经治疗:治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7%。
3.讨论
急性痢疾起病急,有发热、腹痛、腹泻,粪便呈黏液样或脓血样,每次量少,伴里急后重症状。少数发生中毒型菌痢者病势凶险,骤起高热达40~41℃,反复或持续惊厥,转人昏迷,迅速发生休克,或中枢性呼吸衰竭。病初肠道症状不明显,需灌肠采集大便检查才发现黏液脓血便。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长期或间歇性腹泻伴脓便,在暴食、冷食或劳累后急性发作。有乏力、贫血等表现。现腹泻,开始稀便,含少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