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1例报告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1例报告
刘丰 张强 刘松阳 杨帆 玄志鲁 韩铠泽 刘亚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胆管肿瘤; 病例报告;
作者简介:刘丰 (1991-) , 男, 主要从事临床肝胆胰疾病诊治研究。
作者简介:刘亚辉, 电子信箱:liuyahui2008@yeah.net。
收稿日期:2017-05-03
A case of intrahepatic biliary papillomatosis
LIU Feng ZHANG Qiang LIU Songyang
Department of Hepatic-Biliary-Pancreatic Surgery, 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Keyword:
papilloma; bile duct neoplasms; case reoports;
Received: 2017-05-0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 66岁, 因“间断性上腹部胀痛10 d”于2016年3月11日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二科。既往体健。查体:腹平坦, 腹壁未见异常, 脐部生理凹陷, 体毛发育正常, 未见上腹部搏动;腹壁柔软, 上腹部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胆囊不能触及, 墨菲征阴性, Courvoisier征阴性;全腹叩诊呈鼓音, 肝区叩击痛阴性, 胆囊区叩击痛阴性, 胃泡区叩诊呈鼓音, 移动性浊音阴性, 水坑征阴性;听诊肠鸣音约4次/min, 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CA19-9 253.14 U/ml, CA24-2 140.26 U/ml, CA12-5 65.63 U/ml, CEA 153.61 ng/ml, 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正常。入院后查上腹部平扫+三期增强CT示:肝内囊实性占位, 不除外囊腺癌 (图1) 。
图1 肝脏CT平扫+三期增强a:平扫期;b:动脉期;c:静脉期;d:平衡期 ??下载原图
入院后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 (考虑囊腺癌) 。于2016年3月15日行肝部分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肝脏形态大小比例尚可, 肝脏表面略粗糙, 肝左内叶可见一大小约9 cm×8 cm肿物, 棕褐色, 境界尚清晰, 胆囊外观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大网膜、腹膜、肠系膜、盆腔等处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诊断同前, 遂决定行肝部分切除术, 沿肿物外缘约1 cm处以电刀及超声刀分离肝脏实质, 所遇血管及胆管使用切割器及闭合器结扎后离断, 顺利切除肿物并置入标本袋内取出, 断面电棒彻底止血, 查无活动出血, 术区留置引流管一根。清点器械纱布如数后关腹, 术毕。术后病理示 (图2) :扩张的胆管腔内可见肿瘤样凸起, 镜下呈乳头状结构, 被覆柱状上皮, 核位于基底部, 圆或椭圆形, 部分细胞可见异型性, 核染色加深, 核仁明显, 细胞呈多形性, 可见分裂相, 并浸润管壁;免疫组化:Ki-67 (+60%) 、Villin (+) 、CK7 (+) 、CDX-2 (±) 、CK20 (-) 、TTF-1 (-) 、WT-1 (-) 。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乳头状瘤 (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 IPN-B) , 伴相关浸润性癌。术后第7天, 复查肿瘤标志物, CA19-9 72.64 U/ml, CA24-2 114.71U/ml, CA12-5 30.11 U/ml, CEA 140.28 ng/ml, AFP正常。
图2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200) ??下载原图
a:苏木精-伊红染色;b:Ki-67 (+60%) ;c:CK7 (+) ;d:Villin (+)
2 讨论
IPN-B是一种来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细胞的肿瘤, 根据肿瘤是否分泌黏液, 分为黏液高分泌型和非黏液型。Baterdene等[1-2]认为IPN-B是一种高恶性潜能的癌前病变, 根据恶性潜能不同, 可分为腺瘤、交界性肿瘤、非浸润癌或浸润癌。该病临床较罕见, 平均发病年龄约64岁, 男女比约为1.5∶1[3], 一般肝内外胆管均可受累, 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乳头瘤样病变,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以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多见, 术前诊断困难, 易误诊为胆管结石或胆管系统肿瘤[2]。
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一般认为与胆管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等慢性胆管疾病有关, 结石等的长期刺激可导致胆管上皮异常增生, 进而发展为乳头状瘤[4]。文献[5]报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