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大经济学院 产业经济管理 第三章产业结构
5. 产业结构 * * 内 容 摘 要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产业结构演变及其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产业结构的含义: (1)一个国家(地区)的劳动力、产出和各种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 (2)通俗的含义: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 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主导或支柱产业不断变化的规律 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又叫做产业关联理论 2、为什么会出现产业结构理论 完全竞争理论的失灵 凯恩斯主义的 总量分析 日本政府的 产业政策 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 二、产业结构演变及其规律 1、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的结果。 由于前提假定为竞争性一般均衡,因此所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和流动是不重要的。 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故事: 劳动力 需求增加 资本 积累 剩余产品的 出现 生产规模扩大、 产量增加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Q = F(K,L,t)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资本和劳动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 前提假定是非均衡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资本和劳动在各个部门的边际收益或边际生产力不相等。价格机制不能在短期内消除这种非均衡现象。 主导产业:发展速度快、在产业结构中起引导带动作用,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大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主导产业的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 剩余产品的 出现 生产规模扩大、 产量增加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罗斯托的故事: 2、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高服务化 知识技术集约化 重化工业化 高加工度化 高服务化:产业结构由最初的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产业占优势再向第三产业占优势的方向发展 例:美国产业结构的高服务化趋势(1839-1975) 重化工业化:产业结构由轻工业占优势向重工业占优势的方向发展 例:日本的重化工业化(1910-1970) 高加工度化:由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向加工、组装为重心的方向发展 例:中国工业的高加工度化(1994-1999) 知识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心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重心再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心的方向发展 三、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考察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增加 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 导致人均收入下降 农业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 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影响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大。 某产业国民收入在总国民收入中的相对比重 某产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相对比重 —————————— 比较劳动生产率 = 库兹涅茨现象的原因: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比重小。因此,穷国变成富国,必须发展非农产业,并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霍夫曼定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将不断下降。这个比例又被称为“霍夫曼系数” 第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5±1,消费品工业占主导 第二阶段:霍夫曼系数为2.5±1,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增长 第三阶段:霍夫曼系数为1±0.5,资本品、消费品达到均衡状态 工业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第四阶段:霍夫曼系数小于1,实现工业化 李斯特的产业结构阶段论:产业结构演进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成长过程依次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向成熟推进、群众性高消费阶段 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经济发展初期、中期和后期 平衡增长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的极端平衡增长理论:为了克服发展中国家市场容量狭小的问题,需要由政府同时在各个产业进行全面、大规模的投资,即“大推进”战略。理论基础是“萨伊定律”,即供给本身能够创造需求,这样各个部门就能产生相互依赖的市场,从而导致各产业的全面增长。 纳克斯的“温和”不平衡增长理论:由于各个部门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小不同,形成不同部门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差异,弹性大(小)的部门应增加(减少)投资。 斯特里顿的综合的平衡增长理论:根据各部门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来确定不同的投资和增长比例,允许个别部门优先增长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在自然资源和企业家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大推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品展示多媒体方案.doc
- 产品开发与定价管理细化执行与模板.doc
- 产品安装流程与操作.ppt
- 产品喷涂大全.ppt
- 产品研发及技术人员核心管理.doc
-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及模板详解.ppt
- 产品研发阶段性考核表.doc
- 产品经销协议书范本.doc
- 产品规划之设计杂谈.doc
-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PPAP.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