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R的原理及应用
DR的原理及应用 DR Digital Radiography,DR 1895年11月8号德国的威.康.伦琴发现了X线。 1995年RSNA上推出第一台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 国内2000年首次投入使用 数字化摄影是直接将X线光子通过电子暗盒转换为数字化图像 的数字采集技术 DR 与传统X线摄影比较,摒弃了胶片和胶片机,流程更简化 与CR比较, 优点:速度快、流程简化、剂量小 缺点:成本高、特殊体位不方便 DR系统的组成 X线机 数据采集板(探测器) 采集工作站(控制台) 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激光打印机 X线机 与传统X线机多兼容,无需单独配置 现多采用中高频X线机,20kHz 500mA,40-150Kv,焦点0.6-1.2。 有自动曝光控制方式 探测器 核心部件 主要有三种技术类型: 平板探测器方式 CCD(Charge Coupling Device)方式 多丝正比狭缝扫描方式 探测器 技术参数: 量子探测效率 ( Detective Quantum Efficiency , DQE),成正比关系 调制传递函数(MTF),成正比关系 采集矩阵、采集灰阶、空间分辨率、最小像素尺寸、响应时间等 探测器---平板探测器 最普遍使用 分为两种:非晶硅、非晶硒 平板探测器----非晶硅 目前世界上主要领先厂家都用这种技术,包括 GE、西门子、飞利浦、柯达等。国内万东也引进了这种技术。 间接能量转换过程,所谓间接DR。 两步数字转换过程,X-光粒子先变成可见光然后用光电管探测。 平板探测器----非晶硅 成像材料层为掺铊的碘化铯闪烁发光晶体排列 ;阵列层由光电二极管和TFT组成。每个二极管对应一个像素。 目前像素尺寸有143*143μm,16*160μm,200*200μm,分辨率3.5LP/mm,灰阶4096,响应时间3-5s。 平板探测器----非晶硒 目前世界上只有 Hologic 一家用此技术,Agfa、国内友通等厂家 OEM 这种探测器。 直接能量转换 过程,所谓直接DR(DDR) X-光子在硒涂料层变成电信号被探测 ,没有转换能量损失 平板探测器----非晶硒 探测器结构主要由非晶硒层加薄膜半导体阵列(TFT) 非晶硒的特性是不产生可见光,而只是电子的传导,没有散、折射线产生的能量损失 像素尺寸139*139μm,分辨率3.6LP/mm,灰阶4096,响应时间7s 两者比较 探测器----CCD X射线先通过闪烁体或荧光体构成的可见光转换屏,将X射线光子变为可见光图像,而后通过透镜或光导纤维将可见光图像送至光学系统,由CCD采集转换为图像电信号。 像素尺寸160*160μm,分辨率2.8LP/mm,响应时间10s 探测器----CCD 现普遍认为大面积平板采像 CCD 技术不胜任。 探测器----多丝正比狭缝线扫描方式 采用狭缝式线扫描技术和高灵敏度的线阵探测器 采用此类技术的有我国中兴航天公司 探测器----多丝正比狭缝线扫描方式 原理:球管发出的平面扇形 X 射线束穿过人体到达探测器,得到一行信号数据,在扫描机构的帮助下,球管和探测器平行自上而下匀速移动,逐行扫 描,将一行行的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重建后就得到一幅平面数字图像。 探测器----多丝正比狭缝线扫描方式 普遍存在曝光时间过长,像素矩阵、空间分辨率等指标不高等缺点,已趋向于淘汰。 采集工作站(控制台) 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图象的采集和处理的全自动化过程 包括图象选择、校正、噪声处理、动态范围、灰阶处理、图象重建和图象输出等步骤 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选用采集工作站的部分功能 主要进行检查报告的书写 选用不同的后处理参数或者调节窗宽窗位的动态范围 图像存储 图像打印 激光打印机 临床应用 DR的诊断依据与传统X线平片基本一致 但数字化图像的后处理明显扩展了诊断的范围 临床应用-----头颈部及骨关节 观察到骨质的细微结构 头颈部软组织、鼻咽部和气管组织 关节部位关节软骨,以及肌腱、韧带、关节囊、皮下脂肪及皮肤软组织的改变 临床应用-----胸部 为DR最适合的部位 特别是胸部体检,快速、清晰、准确 DR明显扩大了常规胸片不能涵盖的范围 更有利于发现病变,特别是纵隔心影后膈下肋骨重叠的部位的病变 临床应用-----腹部 通过后处理增加软组织的分辨力,增加对微小病灶的显示能力 如腹部的游离气体,肠管梗阻、尿路结石钙化等病变 DR质量控制(QC) 最佳摄影参数 最佳摄影体位 后处理技术 图像组合打印 素质和责任心 新技术 仅仅依靠一般意义上图像质量的改善,不能满足临床对提高DR检出病变能力的要求。 各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