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表药1_中药基础知识
解表药 解 表 药 解表药概述 解表药的含义 解表药的性能和功用 解表药的分类 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解表药的含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解表药 麻 黄《本经》 麻黄 麻黄 麻黄 麻黄归经 麻黄归经 麻黄 麻黄 麻黄 麻黄主治咳喘掌握要点 麻黄 麻黄 麻黄 用法用量:3-10克。 宜先煎,去浮沫。 禁 忌: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 肾不纳气之喘咳忌用。 发汗用麻黄茎,止汗用麻黄根,发大汗去节(净麻黄),发小汗用水炙或 麻黄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多种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糖类化合物、有机酸等 药理作用: 兴奋中枢神经 影响汗腺分泌 抗过敏和抗疲劳 利尿 抑制流感病毒 麻黄食疗应用 麻杏粥 原料:麻黄5克,杏仁15克,梗米100克。 做法:將麻黄用水煎汤,去沫去渣,將杏仁 (最好甜杏仁) 去皮尖,放入汤中煮6-7 分钟,再放入梗米,煮熟成粥,即可食用。 功能:辛温解表,化痰止咳。 麻黄蒸梨 配方: 麻黄3克,大丑梨1只。 制法: 先把麻黄捣为粗末,生梨挖去梨核,把麻黄放入梨心内,再将梨合严,插上小竹签,然后放入碗内,隔水蒸熟。 功效: 宣肺止咳。 用法: 每日2次,每次1只,去麻黄吃梨饮汁,连用3-5日。 麻黄 桂 枝《名医别录》 《珍珠囊》:“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 《本经疏证》:“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水、曰补中。” 桂枝 来源: 樟科常绿乔木肉桂 的嫩枝。 主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省。 春季割取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切段。 桂枝 桂枝段、嫩桂枝、桂枝尖、桂枝木、炒桂枝、炙桂枝。 桂枝归经 桂枝 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通血脉,为风寒外感、寒凝血滞、阳不化气等证之要药。其发汗之力虽不及麻黄,然其味甘力缓又无伤阳之弊,故风寒感冒虚实皆可应用。总之,桂枝能温通一身之阳气,流畅血脉。 桂枝 桂枝 桂枝温经作用分析 桂枝 2.寒凝血滞诸痛证。 胸阳不振,胸痹心痛:配枳实、薤白 中焦虚寒,脘腹冷痛:配白芍、饴糖 血寒瘀阻,经闭腹痛:配当归、桃红 风寒湿痹,肩肢酸痛:配附子、姜黄 3.痰饮,蓄水证。配茯苓、白术 4.心阳不振,心悸,脉结代。配炙甘草 桂枝 作用特点:重在温通,外散风寒,内助阳气。温通周身之阳。 既治风寒表实无汗证,又治风寒表虚有汗证,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与配伍有关。 主治寒凝诸痛症,尤以肩臂疼痛为主。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慎用。 桂枝现代研究 桂枝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等。 桂枝煎剂有降温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常见致病皮肤真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桂皮油有健胃、缓解胃肠道痉挛及利尿、强心等作用。 桂皮醛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 桂枝食疗应用 木瓜桂枝鸡 将乌鸡一只宰杀后去除内脏,肚内放入木瓜、桂枝、三七(研末)各10克,然后用线密缝鸡肚,放入砂锅内,加水炖至烂熟,不放任何佐料,趁热吃肉喝汤,3日内避风休息。一般一剂即可获效。 治疗腰痛(尤其是女性腰痛),疗效不错。 桂枝大枣汤 主料:桂枝10克,枣(干)15克,山楂15克辅料:赤砂糖30克 做法:将桂枝、大枣、山楂,水煎取汁,加红糖煮沸后趁熟饮服。 作用:1. 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2. 适用于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得热痛减,经行量少等。 桂枝 麻黄与桂枝的功用区别 紫 苏《名医别录》 《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紫苏 来源 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 和尖紫苏的叶。 处方用名: 紫苏、紫苏叶、嫩苏叶、紫苏梗、老苏梗、嫩苏梗 紫苏 性能功效: 辛、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辛温行散,叶轻如肺,能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胎。故为风寒咳嗽、脾胃气滞所常用, 此外,又解鱼蟹之毒,与生姜相似。 紫苏 临床应用: 外感风寒(轻型感冒),内兼气滞者用之更良。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适于鱼蟹变质,食后吐泻、腹痛。 使用注意: 不宜久煎。 紫苏食疗 辛夷苏叶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能耗桥画法示例.ppt VIP
- 2024-2030全球高温氨裂解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英语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pdf VIP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PDF VIP
- P-02 【中信苏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计划说明书-20141111.pdf VIP
- 中国人寿:养老险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设计旅游线路课件(共18张PPT)《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pptx VIP
- 2025金考卷45套化学新高考版主书.docx
- 1401沟通你我他——大学生人际交往幻灯片课件.ppt VIP
- 循环水泵能耗桥分析与节能改造实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