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臧运蕾 范蕊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不仅承受着经济压力,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探索相应的对策,从多方面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08)03-0062-03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不仅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还承受着因物质贫困而带来的诸多精神压力,容易引发诸多心理困扰,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治疗,不仅影响学习,严重时可能造成社会问题。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相应的对策,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心理 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贫困生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贫困生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自卑心理是与贫困生强烈的自尊心理相碰撞而产生的。某教育厅的调查显示,经济压力给贫困生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中,自卑的占70.5%(新华通讯社,2005)。自尊心理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品质。是个人对自己的心理品质的肯定性评价,是个人要求得到别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一直以来处于家庭、邻里、学校赞赏的他们在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同时自尊感得到强化,看到一些城市学生没有在困境下得到磨练,贫困生内心深处又有种骄傲和不屑。对于即将失去长期处于心理优势地位的贫困生而言,更加害怕别人瞧不起,内心总处于戒备状态,处理人际关系极其敏感,防范心理严重,甚至表现为偏执和过激。贫困大学生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激烈的文化冲击下会逐渐地扭曲变形,使一部分的贫困大学生形成自卑与自尊,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于葳、李娜等,2005)。 (二)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封闭心理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很少或没有社交活动。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上、心理上的原因,不能融入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有意无意地与同学疏远,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欲望。有相当一部分的贫困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总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出丑丢人,容易引发情绪上和感情上的强烈波动。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这些交往有困难的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合群的特点。大多数的贫困生都曾因自卑而表现的敏感脆弱,在人际交往中的防御和戒备心理很强,所以经常给人一种孤僻,不易亲近、不苟言笑、不善言辞、冷漠的感觉。因此,其内心经常处于封闭状态,内心矛盾加剧,严重影响学习与生活。这样就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妨碍其成长和成才。 (三)持续的焦虑和抑郁心理 焦虑是个体主观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时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种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他们又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四)敏感多疑的心理 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变得敏感多疑,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他们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不幸。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学生的内心极为敏感、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就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还有些贫困生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内心产生对他人的不满、不服气,进而又心生憎恨、妒忌。贫困生的这种消极、冷漠、厌世,在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少数学生会产生反社会行为。 (五)虚荣心理和依赖心理 部分贫困生对自己的处境和寒酸的外表感到羞愧,不愿承认自己是贫困生,不愿让别人知道和了解自己,平时极力地伪装和掩饰自己,个别学生不愿被学校确认为特困生,不愿公开自己的困难,不愿接受学校、师生、社会的援助等(吴艳东、体正,200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