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某高校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ocVIP

2011 年某高校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 年某高校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2011 年某高校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王春燕 钱华美(通讯作者) 毛永华 张连官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 201306) 【摘要】目的 通过健康体检,了解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因素,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方法 对我校2011 年具有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93 人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具有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发病率高的前五位疾病是血脂异常、慢性咽炎、体重超重、高血压。结论 教工健康体检是有利于发现疾病,学校要重视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教工体检 健康状况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120-02 健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具有正高职称的教授及正处级干部是高校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长期处于高负荷的脑力劳动,很少进行体育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学校领导及教工应予以关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健康体检的对象为2011 年具有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93 人, 其中男性为73 人,女性20 人。 1.2 方法 体检项目: ①一般体格检查: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等检查; ②功能检查:心电图、腹部彩超检查; 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脂分析、肝功能、肾功能、血粘度、肿瘤六项等检查。 2 结果与分析 共检出48 种疾病,检出率前8 位的疾病见表1。 表1 体检检出率前8 位的疾病 具有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体检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有60 人, 患病率最高占总人数的64.52%;其次为慢性咽炎有51 人,患病率为54.84%。 血脂异常是血液脂质代谢异常,表现为血清三酯甘油( T G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 - C)、血清总胆固醇 ( T C ) 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 D L - C)降低。氧化修饰的L D L - C,属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H D L - C 的下降才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而 H D L - C 升高则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引起血脂异常的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部分由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继发性占大多数常由多种疾病所致,如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药物(利尿剂、糖皮质激素beta; 受体阻滞剂等)等。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硬化, 进而引发众多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致残、致死性疾病就是脑中风和冠心病,严重乳糜微粒血症可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另一致命性疾病。血脂异常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性、渐进性和全身性的。研究显示,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9%, 而高血压为1.4%,糖尿病为1.5%。 慢性咽炎系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咽喉中经常有异物感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有粘稠样分泌物不易咳出,恶心、呕吐,鼻咽干燥不适,严重者有声嘶,咽痛,以晨起为重。分为单纯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慢性单纯性咽炎可见咽部粘膜慢性充血;慢性萎缩性咽炎可见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肥厚性咽炎可见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高校教工因长期讲课,言语增多可刺激咽部, 引起慢性充血易患本病。 具有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体检结果显示,排在第三位是体重超重有32 人,患病率为34.41%。第四位是脂肪肝[1] 有27 人,患病率均为29.03%。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和(或)分布不均匀, 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性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超重是实际体重介于理想体重10% - - -20% 之间。肥胖是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理想体重(kg)= 身高(cm)-105; 或身高减100 后再乘以0.9( 男性) 或0.85( 女性)。亦可根据体重指数(BMI) 衡量。体重指数(BMI)= 体重(kg)/ 身高(m)2。WHO 提出BMI ge; 25 为超重, ge; 30 为肥胖。亚太地区的诊断标准为BMI ge; 23 为超重,BMI ge; 25 为肥胖,是较常用的指标。当腹部脂肪堆积,腰围女性ge;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