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味十足的《骆驼祥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京味十足的《骆驼祥子》
陈 倩 梁翠霞(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79-01
摘要:《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最满意的一部作品。深知北京文化的老舍,他的小说渗透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地道的北京方言在刻画人物和描写风俗人情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骆驼祥子》中京味十足的地道方言的使用及其意义。
关键词:骆驼祥子;北京方言;老舍
一、老舍的《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于1936年夏天辞去山东大学教授职务后,作为专业作家的第一部作品。他曾多次提到这是一部最使他满意的作品,这部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老舍以细腻的笔触逼真地展现了当时中国北京惨淡的社会生活。作为较早走向世界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老舍堪称是借鉴和学习外国文学的典范。《骆驼祥子》不仅赢得了国内广大读者当之无愧的热爱,还被译成:英语、日语、俄语、意大利语、捷克语等24种语言,誉满全世界。
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在语言运用及造诣方面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老舍可谓是京味小说的鼻祖,在他的小说中,从所描写的人物、渲染的气氛,到展现的世态人情、运用的市民口语,都洋溢着浓重的“京味”。《骆驼祥子》就设置在北平这个大舞台下,形形色色人物的语言,通俗朴实、生动鲜明,在刻画人物性格和描写北京地区文化方面都惟妙惟肖。
二、老舍的北平情结
老舍自幼在北平长大,深深感受并体会了古老的北平文化。童年在北京的大杂院里度过,耳濡目染了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深知他们生活挣扎的苦楚, 所以在他的小说中,社会底层各行各业的贫民,如:车夫、下等艺人、妓女、手工业工人等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老舍说:“我出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茶儿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地,像一张色彩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那什么是“京味”呢?究其内涵,京味就是小说中的对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情调,不仅表现在自然地理、自然景观方面,如: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景观建筑等,更表现在人文方面,如:政治经济,人文风俗,文化人口等。京味小说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北京的人,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简言之,就是“用提炼过的北京话,写北京的人、北京的事”。
三、浓重的京味
老舍的作品根植于北京的地域文化,小说人物的语言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人物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洋溢着浓重的北京味道。老舍颇有风俗小说家的风范,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地地道道的口语化语言。如:“坐在车上打盹”、“不如爽性出去试试”、“吆喝”、“吹了”等。许多北平口语的字和词,用老舍的话说“笔下丰富了许多,而可以从容调动口语,给评议的文字添上写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因此,《祥子》的语言是活的。”
老舍用极通俗的语言就把人物的性格逼真地刻画出来。
如下面一段对话:
“你要是还没吃饭的话,一块儿吧!”虎妞仿佛是招待个好朋友。……“你干什么去了?”刘四爷的大圆眼还盯祥子“车呢?”“车?”祥子晬了口吐沫。
从这段对话,虎妞和刘四爷对祥子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它列的性格差异:虎妞喜欢祥子,表现出对祥子的亲切;而刘四爷吝啬和爱财表现的淋漓尽致;祥子的憨厚朴实、沉默寡言的性格也凸显出来。
地道的北京方言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栩栩如生,而且还生动地描写了北京地区的风景,我们可以看到一幅色彩浓郁的北平地域景观。如:“冬天又到了,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黄昏的天上透出些夕阳的微红。”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北平典型的气候特征,自然景物与人的心理特征描写,情景交融,渲染之功。老舍的笔下街道名、胡同名,店铺,祥子的主要活动地点如毛家湾、西山等都是真实的。
在小说中,底层人民风俗画的描写比比皆是。琐碎的生活杂事不仅是北京市民的真实生活写照,而且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如:“大家躲在那随时可以倒塌而把他们活埋了的屋中,把命交给了老天”足见贫民生活的凄凉与悲惨。 大杂院里形形色色的人的生活之艰辛都能用极其通俗的渲染地方色彩的语言描绘出来,如:妇女们“怀着孕也照常操作,只吃着窝窝头与白薯粥”,姑娘们“十六七岁了,没有裤子,只能围着块什么破东西”。用老舍自己的话就是:“一个作家实在就是个全能的演员,能用一支笔写出王二、张三与李四的语言,而且都写得恰如其人。”
读老舍的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