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护感应熔涂Ni60涂层的组织与性能.pdf
一实用研究——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08年第28卷第11期
保护感应熔涂Ni60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张新子1·2 马 颖1 闫峰云1 郝远1 刘 伟2 彭蝴蝶2
(1.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首钢岷山机械厂)
摘要在耐火涂层保护下,将牌号为Ni60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料,进行了冷敷感应熔涂试验研究。对涂层组织进行了金
相、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能谱等分析,并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分布。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达到良好的冶金结
合,涂层组织致密、非金属夹杂物少、孔隙率低、硬度分布均匀。一次熔涂厚度达0.6mm,远大于其他熔涂工艺,克服了无
保护涂层的感应熔涂的不足,使涂层内在品质上与真空熔结涂层相接近。
关键词 保护涂层;感应熔涂;涂层组织;冶金结合
中图分类号 TGl74.44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249(2008)11—0834—03
DoI:10.3870/tZZZ.2008.11.006
在零件表面熔涂Ni60或Fe60等自熔性高合金粉粘结剂与合金预涂层相同。试验设备为120kW、30~50
末,形成高硬度、耐磨及耐蚀表层,成为生产具有特殊功 kHz感应电源,试样升降台及振动制样台各1个。
能复合零件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节约贵重金属 表1 Ni60粉料化学成分 %
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出现 -7.uB
C Cr Mo B Si Fe Ni
许多表面熔涂工艺,例如火焰喷涂(焊)、等离子喷涂、激
光熔覆、真空熔结及感应熔涂等。它们各具特点,但大多
1.2试验方法
数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和零件侧面上单次熔涂层厚
基体表面经抛丸除锈,用洗洁精热水溶液刷洗脱
度较小等缺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感应熔涂,采用
脂,热水冲洗干净后,涂上防锈液晾干备用。
火焰喷涂或等离子喷涂制备合金预涂层,再经感应加热
将试样基体安放于专门模具内,将合金粉料加粘结
熔融而熔涂于零件表面,其合金预涂层制备成本高,生
剂调制成的涂料注入试样与模具内壁所形成的空隙中,
产效率低。新近出现的冷敷感应熔涂技术[1’2],采用粘
同时启动振动台,令合金涂料紧实,形成壁厚为1.2
结剂将合金粉料粘于基体上,取代了热喷涂合金预涂
mm的预涂层。试样取出后,晾晒24h,涂层具有一定
层,在较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不足之处。但是,仍有两
强度后,在其外表用手工刮涂保护涂层约0.5mm,晾
个缺点,第一是在熔涂中无保护,涂层品质不如真空熔
晒8h以后入炉,经80℃保温1h后升温至400℃保温
结涂层;第二,零件侧面上的涂层熔体仍然是靠表面张
l h,使涂层获得足够强度,同时也使涂层电阻下降,为
力附着,涂层厚度较小,往往需要多次熔涂,才能达到要
感应熔涂创造条件。
求。在冷敷合金预涂层外表,添加涂耐火保护涂层的感
熔涂过程见图1,最初感应器位于试样顶部,感应
应熔涂新工艺,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上述两点的不足,
电源调至所需输出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参皂苷Rb1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及保护神经的实验研究.pdf
- 人工关节假体多重菌和耐药菌感染对二期翻修手术的影响.pdf
- 人工关节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pdf
- 人感染 H7N9禽流感5例临床护理.pdf
- 人感染H6N1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进化分析.pdf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变化研究.pdf
-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的流行和防治证据、挑战与思考.pdf
- 人类乙肝病毒体外感染树鼩肝原代细胞的研究.pdf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结核感染患者外周血Vγ2Vδ2+T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功能变化.pdf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表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