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

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 秦卫东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配备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就题论题,解题匆忙,解完题目就算大功告成的不良习惯。倘若遇到“似曾相似”的题目,却“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只重视解题的数量与结果,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解题后的再思考。为了避免学生陷入“题海”,解题后的多思善想是对学生不可缺少的要求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的能力,提高反思的质量呢?就这个问题笔者谈谈一些认识。 思联系,网络知识,夯实基础 对于一些思考量比较大的小题,解题后,领悟并思索解题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查漏补缺,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并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知识的巩固、综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 该题联系的知识点有: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共可组成四个命题,但学生一般写出答案后很少再去思考其他命题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能否举出反例等。从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角度来说,倘若仅仅满足于此,那么其收获就很有限了。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后进行反思,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品质,能有效地使学生克服粗心的不良习惯。 思多解,多方出击,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对于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启示,从而引出多种不同的解法,当然,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去凑几种解法,而是通过不同的观察侧面,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不同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由于一题多解的例子俯拾皆是,在此仅举一例。 例2、已知:a0,b0,c0 求证: 思路1:题目结构中a,b,c具有轮换对称性,可将右式分为三个部分,用综合法易证:相加即得。 思路2:左边三个根式,每个根式可视为某个复数的模,联系复数知识有:|a+bi|=、|b+ci|=、|c+ai|=,由复数模的性质|a+bi|+|b+ci|+|c+ai|≥|a+bi+b+ci+c+ai|,故有 思路3:是三角函数的特殊值,联系三角知识,可从右证到左边。 同理可得: , 思路4:观察左边三个根式,联系立几知识,它们是以a,b,c为三度的长方体的三个面的对角线长度,可构造长方体来证明。如图1,|AB|= a+b=|AB|sin+|AB|cos= 所以 同理: ; 思规律,找变化,触类旁通 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其求解方法往往有其规律性,解完一道题要学生思考此题是否可作一般性推广和引伸,这样学生能解决的就不是一道题,而是一串题。 例3、试证以椭圆的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必和椭圆相应的准线相离。 证完这题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1)把题目中的条件“椭圆”改为“双曲线”,结论有何变化?(2)把题目中的条件“椭圆”改为“抛物线” 结论又有何变化? 学生在这三题的证明过程中发现:在不同曲线下可得不同的结论,椭圆是相离,抛物线是相切,双曲线是相交的。看似不同的题目证明方法却是相同的,都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来证。 例4、已知异面直线a和b所成的角为50,P为空间任一定点,则过P点且与a、b所成的角都是30的直线有且仅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在本题中50和30的设置对答案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通过改变50和30的大小来深化对这一类题目的理解。(1)若将30改为25,其余条件不变,则答案是( )。 (2)若将30改为65,其余条件不变,则答案是( )。(3)若将30改为70,其余条件不变,则答案是( )。(4)若将50改为x,30改为y,且答案为A,则x、y的关系式为▁▁▁▁▁。若答案为B,则x、y的关系式为▁▁▁▁▁。若答案为C,则x、y的关系式为▁▁▁▁▁。若答案为D,则x、y的关系式为▁▁▁▁▁。 数学习题千变万化,要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规律,不迷恋于问题及解法的表面现象,而能有表及里,动察数学对象的本质联系,捕捉矛盾的特殊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 四、思错处,找错因,提高辨别解题错误的能力 由于在解题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在解完一个题后很有必要继续反思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混淆了概念,是否忽视了隐含条件,是否特殊代替了一般,是否忽视了特例,逻缉上有没有问题,运算是否正确等等。在教学中应有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