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
李福东 周兴明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 255100)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312-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近年来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显示出更好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而得到广泛应用。本科在2010年采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12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本组共12例病人,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3-73岁,平均65岁。患者术前常规彩超及术中造影确定病变类型及部位。中央型3例,混合型9例。病史平均7.6天1(1-12天)。诊断:Cockett综合征、左下肢DVT 5例;诊断:右下肢DVT 7例。
对发病一周内急性混合型DVT患者采用经外踝至腘窝部小隐静脉穿刺,选择性插管置溶栓导管于深静脉血栓内,持续尿激酶直接溶栓。
(二)、诊断方法
全组患者均先行小隐静脉彩超检查,确定小隐静脉的部位及走向,标记小腿后方较粗且走向较直的小隐静脉段,后行患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术中行深静脉顺行造影,明确血栓部位和范围。深静脉造影方法:患者取头高脚低30o位,患肢踝关节上扎止血带以阻断浅静脉回流。头皮针穿刺足背远端浅静脉,弹簧推注器持续注入48%复方泛影葡胺60-120ml,在透视下,连续摄取小腿、大腿以及骨盆静脉影像,最后放开止血带显示小隐静脉走向并摄片。
(三)、治疗方法
1.经小隐静脉穿刺导管直接溶栓:患肢标记的小隐静脉段做1cm小切口,暴露小隐静脉,插入4F鞘管。DSA下先进入带0.035交换导丝4F直头导管,选择性插管从小腿交通支进入深静脉、或沿小隐静脉直接进入腘静脉,继续上行插过血栓近心段头部,交换合适灌注段4F溶栓导管,至灌注段完全插入血栓近段内,换入溶栓导管芯(Unifuse,带芯侧裂隙灌注的溶栓导管)。5-10万IU/小时尿激酶持续注入直接溶栓。溶栓期间,动态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12-24h,经溶栓导管造影观察溶栓效果、外拔调整灌注段在血栓中。如造影显示溶栓满意,深静脉通畅;或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或前后两次影提示溶栓无进展,溶栓结束。全组尿激酶总用量100~200万IU,溶栓时间为48~96h。
2.下腔静脉滤器植入3.溶栓后静脉残留狭窄的治疗4.抗凝治疗
(四)、疗效观察
治疗前后测量健、患侧大腿、小腿最粗处周径差,出院后复查彩超或静脉造影,随访0.5-2年。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患肢沉重感、肿胀、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等一般情况,DVT的复发率及PTS的发生率以判断疗效。
二、结果
治疗前后健、患侧大腿周径差;治疗前后静脉造影比较;以上评估项目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症状比较:无自觉症状4例,久站后及下午患肢沉重感、小腿轻微肿胀,休息后缓解7例,1例浅静脉曲张,无色素沉着及溃疡发生。随访未发现并发症。
三、讨论
(一)、小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DVT的可行性及优点
当血栓累及腘静脉及远端深静脉,由于股腘静脉内无血流,超声定位模糊,操作容易损伤周围组织。鉴于小隐静脉的解剖特点,其外踝起始段位置固定,于腘窝附近70%汇入腘静脉,10%汇入股深静脉,小腿段与深静脉在踝间线以上0-30cm内有交通支1-3支占96.8%。笔者对此进行改进,采用外踝上1cm至腘窝下方小隐静脉段内小切口,暴露小隐静脉段穿刺置鞘,DSA下采用选择性插管技术,将溶栓导管由小隐静脉经小腿交通支进入胫前或胫后静脉上行,或沿小隐静脉直接进入腘静脉上行。本组病人尝试采取了这一方法,不但使髂股静脉内血栓得到溶栓,也使大部分的腘静脉血栓和部分小腿深静脉血栓得到溶栓。
我们认为由小隐静脉切开穿刺置管溶栓临床上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单,小隐静脉外踝起始部解剖位置固定,暴露穿刺不受患肢肿胀影响,也避免损伤。②溶栓导管低位进入患肢深静脉,使腘静脉甚至部分小腿深静脉血栓得以溶栓,提高了对于深静脉血栓灌注溶栓的效率,有利于混合型DVT的导管直接溶栓治疗。③插管与留置溶栓期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