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docVIP

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 陆仁连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1例非手术患者,从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未出现肺栓塞,患肢治愈。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尿激酶;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5-0122-02    Urokinase combined heparin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lower limb venous thrombosis Lu Renlia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Qinzhou, in Guangxi, Qinzhou 53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lower extremitie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non-surgical treatment during the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one case of non-surgical patients to m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various aspects. Results The hospital does not appear, pulmonary 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limb cured. Conclusions In order to make the disease the desired therapeutic effec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imb nursing on nursing, strengthen medical observation, mental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Urokinase; Lower limbs; Deep vein thrombosis   溶栓及抗凝是治疗早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我科在2012年11月应用尿激酶结合肝素治疗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治疗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女性,45岁,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共14天。   1.2 方法   B超提示,以股静脉狭窄率95%~100%作为诊断标准。确诊后以尿激酶(25~50)万U/d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于患侧肢体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皮下注射肝素等抗血小板凝集治疗。每天测量记录双下肢髌骨上15cm,下10cm大小腿周径,以下肢水肿基本消失,两侧肢体相应部位周径相差lt;2cm作为再通标准。记录开始治疗至再通时间,再通后停用尿激酶,继续使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2.结果   经两周治疗后,患者患肢症状减轻,能够独立行走,无不良反应。   3.病情观察要点   3.1 全面评估病人情况,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   静脉内溶栓及不同方式的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静脉血栓的组成为纤维蛋白、红细胞、聚集的血小板,尿激酶及链激酶都可激活纤溶酶原产生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而肝素能抑制凝血酶,阻断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起到预防血栓形成作用。而本病例结合病人情况选择尿激酶,更适合病人的溶栓治疗。同时加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血小板抑制剂,三者合用可更有效治疗静脉血栓[1]。 但因静脉内溶栓及不同方式的抗凝治疗都具有皮下出血等并发症,用药前应整体评估病人情况,如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其他不良严重反应等症状,不宜行溶栓及抗凝治疗,用药前应完善凝血酶原时间及出凝血时间、血型等。测量患肢周径大小,以便于观察用药后的治疗效果。   3.2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的疾病变化快、病情急,可有患肢疼痛,活动障碍,自理活动受限,加之对疾病不了解,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护士应主动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了解并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向病人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等相关知识。针对病人的思想动态给予心理护理,排除各方面不良因素干扰,让病人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及治疗,让病人正确对待治疗。溶栓治疗时采用静脉留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