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农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农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04-21 08:50:00 ] 作者:梁 涛 编辑:studa9ngns
【内容提要】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一种外来文化能否被社会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它的态度。在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农民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是实用主义。
【关 键 词】近代/外来文化/农民/态度
【 正 文】
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知识分子是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和介绍者,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一种外来文化能否被社会接受,或以何种方式被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从这一意义上说,农民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学术界对少数先进知识分子理解外来文化研究较多,而对更为广大的社会群体——农民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较少涉及。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
由于语言、交通、地理等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与世界处于隔绝状态,直到外国传教士的到来,才给中国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农民对传教士及其传播文化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十六世纪末,随着利马窦等一批传教士的到来,基督教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对西方世界一无所知的农民在惊异中竟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接受了它。一百多年后,中国的教徒据说达30万人,而且农民入教的比例很高。考虑到当时传教士的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传教处在公开、半公开之中,30万的数字是颇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另一个能说明农民接受外来宗教文化的材料是,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张献忠均对传教士表示友好态度,并对教堂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使得西方殖民者再一次有机会向中国进行“文化”输入和传播。这一次传教士是在炮舰的掩护下进入中国的,除了传教外可能还抱有其他目的。那么,此时的中国农民对传教士带来的文化持一种什么态度呢?事实是让我们吃惊的,基督教经一个农民之手被改造成拜上帝教,并在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成为农民革命的精神力量,主宰农民思想达四十余年之久。要知道,在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后不久,就发生了近代最早因民教纠纷引起的徐家汇教案。难道中国农民对外来文化真的具有一种绝对开放的拿来主义精神吗?然而当天父的灵光还未散去,中国农民又投入到一场场的反洋教斗争中去了, 到1900年义和团兴起时,“灭洋”几乎成了所有农民的共同心愿,不但灭洋人、灭洋教,而且要灭洋货,凡与洋字沾边的都在扫除打击之列。从拜上帝教到反洋教,农民的态度又奇迹般地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农民的态度发生如此的起伏和变化呢?农民又是如何认识、理解、接受乃至排斥这一外来文化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透过历史的迷雾,根据农民的心理,对农民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作一番深入的考察。
农民是小生产者,因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而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块狭小的土地上,很少去关心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但是农民又极具现实精神,他们重经验,重实用,对闯入他们生活的新鲜事物并不一概排斥。这一特点使他们的思想在顽固保守之外,又具有变通、兼容的一面。在农民看来,只要能给他们福祗运气,只要能攘除灾祸,他们都愿意供奉,都愿意接受,于是“腿疾则许杖于铁拐李仙,足疾则许鞋于翘脚娘娘,腹疼则许五脏于宝藏爷爷,筋疼则许麻经于筋骨老爷,目昏则许眼镜于眼光菩萨,耳聋则许耳包于耳光菩萨。”(注:《莱阳县志》。)这样,农民的实用精神就为他们与外部世界打开了一条通道。据利马窦的记载,当他们在肇庆首次建立教堂,传播天主教义时,当地百姓大都抱一种好奇的态度,并乐意与他们讨论宗教信仰中的许多问题。而且“中国第一个公开信仰基督教的人是来自最底层的百姓,”此人是一个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家人无力为他治病,将他抛弃在大路上,神父们将他接回家里,给与了必要的护理和照顾,并向他讲解了基督教的基本教理,在得到患者的同意后,神父们为他做了洗礼,正式接受他入教(注:《利马窦中国札记》上册。)。利马窦称此人“公开信仰基督教”未免夸大其辞,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很可能是为了得到护理和照顾,才勉强答应接受洗礼,未必是出于真正的信仰,这也符合农民的心理。但无论如何,农民对基督教这种外来文化并非一概排斥则是可以肯定的。
西方传教士是抱着“中华归主”的目的来到中国的,为了配合传教,他们创办各种慈善机构,广泛介绍西方世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科学文化和他们国家的历史。他们的文化传播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传播基督教教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幻灯片.ppt
- 高中地理选必1第四章第二节——洋流(课件).pptx VIP
- 太原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英语试题+答题卡+答案.pdf
- 第15课《有为有不为》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docx
- 2024年上海市中考综合测试(物理、化学、跨学科)试题卷模拟卷(含答案解析).docx
- 《速公路分布式光伏系统建设 第2部分:设计规范》DB34T 4995.2-2025.docx VIP
- 工程建设中定额工期、约定工期、实际工期的不同法律效力.docx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集柏江源课后部分参考答案.docx VIP
- 《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系统建设 第1部分:指南》DB34T 4995.1-2025.docx VIP
- 京都胃炎分类探析-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