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家电年报背后的多元化经营困局.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电年报背后的多元化经营困局

家电年报背后的多元化经营困局 年报数据彰显企业经营困局 家电类上市公司2005年报披露基本完毕,笔者在“五一”黄金周上班后第一时间内多次向上交所、深交所的证券专业分析师和专门从事研究家电行业的慧聪网相关研究员汇总年报数据,在共同分析2005年家电类上市公司年报时,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了:家电类上市公司的价值关注度已经调到了最低点,行业风险指数高度预警,我们的主要研究精力已经不在这上面了。言外之意,家电类上市公司已经不值得“研究”了。事实的确非常残酷,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业绩可见端倪,春兰股份与TCL集团上市以来2005年首度亏损,TCL集团和科龙电器分别巨亏3.20亿元和4.87亿元,青岛海尔净利润同比下降35.27%。G康佳a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6亿元,比2004年同期下降14%,实现净利润0.72亿元,比2004年同期(含房地产投资收益)下降48.9%,其中手机业务亏损1.94???元。同时披露的2006年首季季报也再度报警,业绩同比滑坡的家电上市公司有G长虹、春兰股份、科龙电器、G澳柯玛、美菱电器、上广电、厦华电子等,家电类上市公司已经群体性地陷入了经营困局,利润急速下滑,企业综合竞争力迅速下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整个家电业已滑落到生存艰难、发展乏力、未来前景堪忧的危险边缘。 家电类上市公司的艰难处境,不仅伤害了自身的发展,而且也波及到生态链上的大批配套生产企业。如空调压缩机从2003年、2004年供不应求转为2005年的供大于求,海立股份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下降65.57%。2005年度以24%左右的市场份额居同行业首位的华意压缩,2005年亏损1.43亿元。华意压缩其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达3.1亿元,为此计提了坏账准备8369万元。显像管及相关生产企业的日子更困难,安彩高科由2004年赢利2.33亿元跌落至2005年亏损1.82亿元;赛格三星去年业绩大幅滑坡后虽逃过亏损一劫,但今年第一季度报亏2 715.07万元;彩虹股份2004年尚赢利25 907.30万元,2005年竟“意外”亏损55 156.70万元。咸阳偏转2005年亏损16 279.14万元,同样受CRT电视国外国内市场份额大幅下跌的影响,以生产彩色显像管用电子枪、彩色电子枪金属零件而闻名的大连大显股份2006年第一季度亏损2329.37万元。 透过这一连串数字,我们对家电业取得如此的业绩深感悲凉,在分析其原因时,除了各企业一致强调的上游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产能盲目急剧扩张、市场竞争激烈、海外反倾销、人民币升值、企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宏观调控银根收缩、连锁渠道的利润与市场双重打压、内需不振等原因外,各企业似乎都回避了企业管理竞争力的分析,回避了多元化战略层面的投资误区,回避了企业管理层的经营责任。在大家都强调主观或客观原因的同时,我们仍发现一些类似格力电器等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2005格力电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2.48亿元,比上年增长31.92%,实现利润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1%,净资产收益率达18.68%,全球销量已经突破1000万台,不仅进一步巩固中国空调行业龙头的地位,而且成功登上家用空调销售“世界冠军”的宝座,成为全球空调行业的“单打冠军”。 多元化败阵引发家电业集体反思 在分析家电类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时,我们还发现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应收应付账款、公司存货、经营性现金流量等指标一直优良的公司中,绝大多数属于那些主营业务突出、企业管理成本控制有力、财务成本控制良性、渠道建设网络稳定、产品、服务和管理竞争力优势明显的公司。而陷入困境的绝大多数企业属于那些多元化经营、什么业务都想做而最终什么都没有做好的公司。在检索2005年家电类上市公司关键词时,挪占资金、应收应付账款大增、利润率大幅下滑、多元化失败、回归主业、高管薪酬、竞争力、未来机遇等成为各大媒体曝光率最高的词汇。而有80%以上的业内专家把家电企业经营困局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盲目多元化,主营业务不突出。如当年春兰、新飞、美的、小鸭、格林柯尔、TCL……这批最懂得如何掀起残酷竞争的家电“大鳄”们,在利润的驱使下,纷纷“夺食”、“染指”汽车业,“当初的信誓旦旦、壮志豪情,如今已经变得“穷途末路纷纷撤资逃离”,多年持续白热化的非理性竞争已经让许多家电企业迷失了方向,“家电业靠丰富的攻击手段能给国内汽车产业带来新的血液,加速这个产业的变革,但同时也牺牲了家电业前几年的利润积累”,这是毫无疑问的。家电企业想在微利时代掘取汽车产业的利润大蛋糕也最终是望梅止渴。为此,张维迎在去年就告诫中国企业,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干什么赚钱,而是干什么能够发展。能够发展,就能够赚钱,能够生存。 美国通用CEO杰克·韦尔奇也明确对中国家电行业的非理性竞争和透支经营表示了担忧,多元化不取决于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