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大师-朱家溍
文化大师-朱家溍
角 色:演讲人
身 份:文物鉴定家
作者简介:暂无简介
朱家溍先生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文物专家和清史专家。他自幼即受父亲影响,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文物,青年时代已能鉴定书画碑帖。抗日战争胜利后,朱家溍先生到故宫博物院从事鉴定研究和陈列展览工作,至今已近60年。他主编《国宝》等大型图录十余册,发表论文数十篇,为文七十余万字。朱家溍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25世孙。朱家溍自幼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文物,学养深厚。抗日战争胜利后,朱家溍先生到故宫博物院从事鉴定研究和陈列展览工作。朱家溍还担负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重任和许多社会工作,到全国各地为国家一级文物定级进行鉴定等工作。
我相信每一个去故宫的朋友都想去看一看皇帝曾经坐过的宝座,然而又有谁知道,将近44年的时间,摆在太和殿的龙椅是一件替代品,那么真正的宝座去哪里了呢?有这样一个人,他花了数年的时间来寻找这个宝座,在1959年的时候,他终于在一堆破旧的家具中找到了这把具有历史价值的龙椅,他就是被称为故宫的活字典――鉴定大家朱家溍。
自称“少无大志”却终成鉴定大家的朱家溍,博是他最大的特点,他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鉴定门类最多的专家。90岁的朱家溍因为患病,半年来暂时在家修养。
主持人:朱老,我没想到您家是这么狭小,与您为国家捐赠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文物联系起来,我觉得这个家的居住环境应该说让人难以置信,那么被您称作“蜗居”的这个地方,您是对它情有独钟呢,还是因为您对居住条件是毫不在乎呢?
朱家溍:我不是不在乎,我还是因为这个房子我住了,从十七八岁的时候就住在这儿,我父亲买的,买了这所房子,我们尽量不给它改变。所以到现在,你看这个山墙,这个山墙,墙角下面这个砖,这是城砖做起来的。
主持人: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了。
朱家溍:这是一种用城砖建筑这个墙角以下的。这种房子,是在府邸的房子格局也是很少的,从这点来说,就说这房子品格一切好,非常之好,第一流,可以说是社会上特级的。
主持人:这样的房子在北京也是越来越少了。
朱家溍:我并没认为这儿是怎么狭小,常听人说,您怎么还这么清苦,我没觉得我清苦,我觉得我挺好的。
主持人:您被人们称为是国内鉴定文物的首屈一指的通才,你比方说在1992年,1997年的时候,国内组织了一次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博物馆文物的鉴定工作,那么这一次的鉴定工作,有的人专看瓷器,有的人专看青铜器,只有您是所有的文物都看,那么我非常想知道,您是通过什么样的积累,才能够具备通才这样的素质?
朱家溍:这个应该这样说。我没进博物馆之前,我家里头就有这么个环境,我父亲喜欢收藏古文物,古代艺术品。
1914年,朱家溍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作为朱熹的第二十五代世孙,家学渊源给了他得天独厚的条件,父辈珍藏的文物使他从小就耳濡目染。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父亲1925年到了故宫博物院工作,这让朱家溍自小就有了比别人更多接触故宫的机会。
主持人:您的一生是与故宫有着不解之缘,应该说您的大半辈子都是在故宫度过的,那您还记得您第一次去故宫时候的情景吗?
朱家溍:我第一次去故宫是12岁,那只是跟普通参观人一样,跟着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看故宫,知道这是废皇帝小溥仪在这儿住,现在我们能进来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主持人:当时故宫对您来说,它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朱家溍:皇宫嘛,几千年老百姓谁进过皇宫啊,这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主持人:那么您觉得那个时候的故宫和现在相比,它当时的特色是什么?
朱家溍:当天就是内阁总理黄郛宣布故宫博物院成立,就是那一天。所有的屋子也都拦着绳在那儿开着门,你可以看得见,贴着玻璃也看得见,西路就是溥仪的皇后,她叫婉容,还有他的一个妃,就是他们住的地方。溥仪也住在养心殿,那时候他们住在这儿就跟普通人住一样,他走的时候,桌上还有一个饼干盒子打开了,有半拉饼干扔在那儿,有一个果盘上面装着几个苹果,有一个苹果咬了半个扔在那儿了,床上被褥没有叠,桌上土很大,窗台上跟地上摆的菊花都开着,正好的时候。
主持人:我没想到80年前您去故宫看到的情景,而您现在可以说得出这么多的细节,连饼干苹果咬过的您都能记得住,可见故宫对您的吸引力。
朱家溍:有钟,上头会写字,上一回钟一块钱,谁花一块钱搁里头作为捐赠,它就可以表演一次写字,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主持人:那么我知道您第二次进故宫是在少年时代。
朱家溍:是上中学。
主持人:听说这个二进故宫对您后来的人生观和历史观有很大的影响是吗?
朱家溍:是的,因为那个时候刚有出版物,就是民国十六年,那么他们第一次出的刊物叫做《掌故丛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求职陷阱教学课件.pptx VIP
- 叙事护理案例分享演讲课件-.pptx VIP
-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对象感.ppt
- 审计学(第11版)秦荣生习题答案.pdf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2800字.docx VIP
- 统编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解读与集体备课.pptx VIP
-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第四章价值观念.pptx
- CAM软件:Siemens NX CAM二次开发_(4).UGOpenGRIP脚本编程技术.docx
- 口腔正畸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代码357)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