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的新闻评论469
最新的新闻评论469
教育部长的感慨说明了什么?
2013年10月16日 07:00:41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28
毛建国
当前,不同地区间教育差距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经过多年的努力,东中西部高考录取率差距已经不大,但总的来说,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偏低。”10月15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如此感慨教育公平。(10月15日 中新社电)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诸多事实已经说明,“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教育部长的感慨,一方面说明当前教育失衡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也说明解决教育失衡十分困难。
客观地讲,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的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不仅有学者积极呼吁,而且多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也拿出名额向农村地区倾斜,中国人民大学更是面向县及县以下地区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秀或具有某方面培养潜能的应届农村生源高中毕业生,推出了“圆梦计划”。但这一切努力,只是小敲小打,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的问题。
知识改变命运,可当获取知识也十分艰难时,改变命运又从何谈起?到底是哪些石头,垫高了农村孩子进入重点大学的门槛?阻塞了他们努力向上攀爬的通道?这里的关键,还在于教育资源供给问题。
农村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难点。受“农村支持城乡”的影响,在教育资源供给上,同样是优先供给城市,由此也造成了名校资源过度集中城市的现象。这些年来,农村教育虽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但“城乡倒挂”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袁贵仁提出的数据显示,2011年,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700元;普通初中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900元。除了经费投入不足外,农村教育还面临办学条件差、吸引优秀教师困难、部分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等困境。
一方面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后天补得又不够,由此必然造成教育失衡,这才是造成教育部长感慨的根源。可以说,不解决城乡教育“二元困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的问题。即便按袁贵仁所说,“农村孩子、贫困家庭孩子的创造力并不比城市和富裕家庭孩子差,”但如果没有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没有一个公平的升学机会,众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就很难拥有上名牌重点大学的希望。
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条件下,农村学生无疑是教育的“最小受惠者”,有必要把他们利益“最大化”。从短期看,高校适当倾斜教育资源,更多重视农村考生,有利于提高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从长期看,还是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供给,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只有真正解决教育供给上的“城乡倒挂”,才能有效解决录取上的“城乡倒挂”。
50亿元巨额治污资金别被“污染”了
2013年10月16日 07:00:19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12
吴杭民
财政部14日发布消息,中央财政已于日前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体包括京津冀晋鲁和内蒙古六个省份,并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财政部表示,该项资金将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按上述地区预期污染物减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浓度下降比例三项因素分配。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加大资金力度应对污染治理,体现了政府治理污染、营造“青山绿水”的努力。此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央财政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使有限的资金更好地用在刀刃上,就是有力的一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财政实力的增强,今后用于治污的环保专项资金,肯定会逐年增长。
不过,一说到专项资金,我们多少又有些担心。因为,中央政府以往下拨的各种专项资金,总有一些遭遇到黑手的“玷污”,贪污、挪用、侵吞挥霍等现象,多次见诸报端,而环保专项资金,同样难逃“厄运”。
有学者将环保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情况概括为混水摸鱼现象、强夺巧掠现象、侵吞挥霍现象,混水摸鱼指的是专项资金没有实行单独核算,与正常经费混合使用,经费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单位个人工资、补贴、福利或公用经费等。强夺巧掠,即有的主管部门将专项资金下拨后,又千方百计从下面捞回一部分。侵吞挥霍指的是个人设法套取、侵占专项资金。
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环保腐败”正在成为高发的领域。除了环保专项资金被贪腐外,一些环保官员打着“治污”的旗号,在期间中饱私囊,也是令人愤慨。比如前几天在广州公审的东莞市委原副秘书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泛大概.doc
- 庄生晓梦.doc
- 庆祝贴代码.doc
- 应届大学生求职面试如何谈薪水-职场指南频道-个人简历模板网.doc
- 应聘英语.doc
- 应重视中医药学科学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与教育.doc
- 店铺音乐 美.doc
- 庚子赔款的分配、追加及偿付.doc
- 应聘中层干部自我推荐书范文.doc
- 建立人工草地是保证甘南州畜牧业生产.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