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例创伤性休克患儿急救的护理体会.docVIP

166例创伤性休克患儿急救的护理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6例创伤性休克患儿急救的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66例创伤性休克患儿急救的护理体会 李秀清 鲍呈元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810007)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儿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合理运送、积极供养、生命体征监护、早期液体复苏等方法对166例创伤性休克急救患儿进行护理观察。结果:本组160例患儿痊愈。结论:创伤休克时不能等到MODS 发生再进行处理, 关键在于早期处理,及时的扩容、纠正电解质酸碱紊乱,严密监护、密切配合达到理想的效果。休克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的妥善抢救,医护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理论知识、敏捷熟练的操作技能。 【关键词】患儿 创伤 急救 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自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166例创伤性休克患儿,0岁—3岁患儿40例,3岁—7岁患儿80例,7岁—16岁患儿46例,多见于高处坠落及车祸伤。 1.2方法:因创伤引起的血溶量丢失,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呼吸变浅变快,缺氧引起呼吸衰竭,呕吐而引起呼吸道梗阻,烦躁而坠床。 2.急救与护理 2.1用汽车运送患儿时应将足部向车头,足部位于车尾,以免车开动时惯性作用脑缺血,停车时要逐渐减速刹车,不能骤停。将休克患儿置于抢救室,取仰卧中凹位(下肢与躯干各抬高20—30deg;),四肢用绑带约束在床旁,以免坠床,不同病因不同处理,对应护理。 2.2给予足够的氧气吸入,鼻导管给氧者氧流量为1—2升/min,病情危重年龄过小者给面罩喷氧,氧流量为3—4/min,随时观察面色口唇有无发绀及呼吸频率。 立即连接心电监测,每15—30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脉压差,观察四肢末稍循环情况,四肢冰凉者给予保温,热水袋或棉被,热水袋温度不宜超过50℃,热水袋用毛巾包裹后放置肢端末稍,以防烫伤皮肤。 2.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建立两条静脉留置通道,遵医嘱静点止血剂,低分子 右旋糖酐,抗生素,升压药等,抽血急查血色素及电解质,快速输液时观察有无咳嗽及血性泡沫样痰,警惕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出现,掌握药物间的配伍禁忌,药液浓度及滴数,准确记录液体的入量,抢救休克时常有大量的口头医嘱,记录执行时间并提醒医生补充医嘱,避免出现差错事故。24小时总结液体的出入量,长期输液者每日更换输液袋,做好交接班工作。 2.4病情的观察;严密观察意识与表情,反映脑组织灌流的情况;皮肤的色泽、温度、湿度,反映体表灌流的情况,尿量;反映肾脏血流情况和组织器管灌流的情况;血压及脉压差,要明确微循环变化,比血压下降为早;微循环的恢复比血压下降为晚;脉搏,休克时脉搏加快。脉快并细弱时表示休克加重,呼吸增速、变浅、不规则,表示病情恶化,呼吸增至30次以上/分或8次以下,病情危重,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3.结果 本组166例,死亡2例,治愈164例,死亡原因:1例全身多脏器衰竭,右下肢股骨端粉碎性骨折,睾丸阴茎撕裂伤,呼吸衰竭;1例由于颅内弥漫性出血,脑水肿伴有不可逆的休克而死亡。其他160例痊愈出院,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转神经康复科继续治疗。 4.讨论 创伤性休克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的妥善抢救,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理论知识、敏捷熟练的操作技能。 创伤休克时不能等到MODS 发生再进行处理,关键在于早期处理, 伤后1小时应视为创伤救治的“黄金时间”,[1] 为保证快速补液, 必须同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保证足够的液体容量, 林格液是一种最常用的晶体复苏液。[2] 或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654-2使用。[3] 抢救最有效的手段是尽早手术止血,止血后应该足量、快速地补充有效循环血量,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凝血机制障碍,这是创伤病人的“死亡三联征”,[4]。通过每位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精心治疗,细心护理,密切配合,高度的责任心,还有家长的密切配合。160例患儿痊愈出院。取得科领导,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好评。 参考文献 [1]凌康, 付祥林.264例多发伤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分析.中华创伤杂志, 2000,16(6) : 370 [2]李孟军,项建斌,蔡端,等.急腹症与休克. 中华实用外科杂志, 2000, 20(7) : 407 [3]方国恩,华积德,闻兆章,等.26例创伤性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治分析.中华创伤杂志, 2000, 16(10) : 616~618 [4]任建安,黎介寿. 损伤控制性复苏[J].中国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