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护理技术在肺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医护理技术在肺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纪志侠 ( 河北三河市医院 065200)
【摘要】目的 观察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对38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实施护理的过程。结果 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护理,能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 肺癌 化疗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40-01
化疗是治疗肺癌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可带给患者很大的痛苦,使患者产生惧怕化疗的心理,从而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恶心呕吐、纳呆是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我院呼吸内科用中医护理技术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38例肺癌患者均为2012年12月-2014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其中鳞癌19例,腺癌10例,小细胞未分化癌9例。所有病例均为经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肺癌的患者。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18例。实验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3.5;对照组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42.4岁。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为患者选用适当的化疗方案,化疗剂量按标准剂量给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自化疗当日开始至化疗结束采用中医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内容如下:
1.2.1.1 耳穴埋豆 方法:选穴肺、脾、胃、交感、神门、皮质下,用75%酒精常规消毒耳廓待干,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于双耳所选穴位上,每日按揉上述诸穴2次,每次每穴按揉不少于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及灼热感为佳,隔2日换一次。
1.2.1.2穴位贴敷 方法:取鲜姜一片,直径约1cm,厚约0.3cm,放于神阙穴上,外用胶布或贴膜固定,保留6小时左右。每日一次,于化疗开始前1小时应用。
1.2.1.3穴位按摩 方法:选穴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然后用揉法按摩穴位,每个穴位不少于2分钟。每日2次。
1.2.2对照组按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同时都加强心理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3护理效果评价
1.3.1 评价方法 对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主要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症状改善为主要评价指标。
1.3.2统计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11.5软件包完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病人护理后胃肠道反应比较表
组别(例数) 恶心 呕吐 纳呆
实验组(20) 6(30%) 4(20%) 8(40%)
对照组(18) 10(56%) 8(44.4%) 13(72.2%)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上述结果显示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患者实施护理,能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疗效。
3.讨论
化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恶心呕吐、纳呆是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毒性反应。祖国医学认为,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系气机不畅而知胃气上逆,是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1]。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脏腑、气血、经络紧密相连,息息相通,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黄帝内经》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贴压可以健脾和胃,调节中焦气机。因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肺朝百脉”即肺气通血脉且与大肠相表里,肺穴可清泻腑实,通便;脾脏穴具有健脾益气,和中止呕的作用;胃穴主通降,以降为和;交感穴调节植物神经;神门穴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耳穴埋豆是通过经络作用,达到运行气血,调理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疗作用。脐为任脉之神阙穴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为经络之总枢,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生姜具有健胃、温中止呕、增进食欲的作用。在神阙穴外敷姜片,可行腹部气机,消除腹胀,温中止呕,增进食欲。穴位按摩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内关穴具有和胃降逆,疏肝开郁的作用;胃、脾、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扶正祛邪的作用;采用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手段,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护理,能有效预防和缓解胃肠道不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rimble_DINI03水准仪在沧州市沉降监测中的应用.doc
- 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217例分析.doc
- TROCH检测在优生优育中的临床价值研究.doc
- TST与PPH治疗脱垂性痔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肛管口径变化的影响.doc
- TUPKP与TUVP在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doc
- TUVP 与SPRP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比较.doc
- 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分析.doc
- T管引流术后抬高引流31例临床观察.doc
-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形态的结果探讨.doc
-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RBC和WBC的数据分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