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流产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人工流产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 李洪艳(黑龙江省尚志市中医院 150601)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3-0209-01 【摘要】 目的 观察人工流产术的常见并发症,探讨与人工流产术并发症有关的危险病因及防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结果 人工流产综合征、出血、漏吸、术时蹦血和子宫穿孔是人工流产术的常见并发症。 结论 人工流产对生殖健康及再次妊娠母婴的安全影响很大,人流会导致各种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因此应该加强人工流产健康教育,正确认识无痛人流,应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降低人工流产率。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并发症 病因 防治 人工流产术为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但其并发症如不能及时诊治将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现就其并发症的病因和防治初探如下。 1 术时蹦血 1.1 原因:①胚胎组织不能迅速排出。影响子宫收缩是最常见的原因。多而频的人工流产术,曾有不全流产、胎盘残留、前置胎盘、疤痕子宫病史则是此次人工流产术时出血的信号。②术时损伤,反复吸刮均可引起出血。 1.2 防治:①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引起出血的潜在原因,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必要时在静脉点滴催产素的同时手术。②手术要轻巧,不能过急过猛。扩宫器按顺号进行,以免损伤。宫颈损伤出血可用纱布压迫止血,损伤重者缝合止血。③在进行吸宫时,应先寻找到胚胎着床部位后再吸。胚胎着床的部位一般前位子宫在前壁,后位子宫在后壁。一旦吸到胚胎着床的部位后手感吸宫器发热。吸引管抖动。判定该处吸净后再缓慢旋转吸宫器吸宫一圈即可。④在钳刮时应寻找并夹住胎盘后轻轻摇动,使胎盘剥离后尽量大块的取出,切忌盲目撕拉。 发生出血,应立即宫颈注射或肌注催产素,迅速彻底清理宫腔。仍然大量出血的立即静脉滴注催产素。并采取腹部一阴道双手按摩子宫,使子宫恢复正常收缩。 2 子宫穿孔 2.1 病因:子宫内口过紧,子宫极度前倾后屈,畸形子宫,疤痕子宫,哺乳期子宫,手术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 2.2 防治:①询问病史,术前认真做好妇科检查,了解子宫的大小、形状、硬度和倾屈度。子宫位置不正的待矫正后按方向操作。②子宫内口过紧可静注安定或宫颈注射阿托品或0.5%普鲁卡因棉签插入宫颈管至内口停留1分钟~2分钟。金属器械通过宫内口困难可用10号~12号橡胶导尿管轻轻插入宫腔后留置1分钟~2分钟再行手术安全而有效。③如穿孔小,且未伤及火血管可无症状。这时若胚胎已排净,立即停止手术。使用宫缩剂及抗生素即可。若胚胎未排净,则迅速排空官腔有利于缩小伤口促进其愈合。因此,应宫颈或静脉注射催产素,待宫缩满意后由有经验的术者完成操作。绝对避免吸宫不全及过度吸宫。有条件在B超和宫腔镜下操作更安全。术后用宫缩剂和抗生素。对于穿孔大。内出血多,甚至脏器损伤均应马上剖腹探查。术中酌情处理。 3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3.1 原因:精神紧张。全身体质差,对机械刺激反应敏感。术者手术粗暴,扩宫过快或器械跨号进行,器械反复进出宫腔。 3.2 防治:术前应改善全身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按操作规程进行手术。一旦出现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如头昏、胸闷、面色苍白、昏厥等??立即停止手术,并输氧,肌注阿托品0.5mg,待病情恢复后继续手术。 4 吸宫不全 4.1 原因:子宫畸形、子宫极度前倾后曲,胚胎着床部位低,吸宫器在宫内旋转角度大、速度快。 4.2 防治:术时注意刮净子宫角部。术毕检查胚胎组织是否与子宫大小及妊娠周数相符。如疑残留则再手术。术后根据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结果,一经确诊就尽快清宫,术后选用抗菌素预防感染,组织送病检。 5 漏吸 多因妊娠lt;6周,组织少,子宫形状位置异常及胚胎着床部位低引起。故手术最好不在6周内进行,术毕未见绒毛组织的应考虑漏吸须再吸宫,仍无组织则进一步检查排除宫外孕。 6 感染 生殖器炎症,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盆溶、性生活均易引起感染。防治要争对致病原因,做好卫生指导工作,严格无菌操作,根据病情酌情应用抗生素。发生感染后积极而彻底治疗。 参 考 文 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涂素华,苏才敏,佘秋群.浅谈产科病人的健康教育,护理研究,2002.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