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泄泻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泄泻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儿科泄泻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林龙 罗国东 蔡小华 方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405)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5年(2008年—2012年) 中医治疗儿科泄泻病临床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从治疗方法、特点、效果等方面对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小儿腹泻进行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中医 特色疗法 小儿腹泻 临床研究 综述 小儿腹泻是儿科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常见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腹泻患儿口服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困难,针刺疗法、推拿疗法、敷脐疗法、刮抓疗法、艾灸疗法、洗浴疗法、耳压疗法、捏脊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常用于小儿腹泻疾病。现就近五年来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 针刺疗法 刘国香采用捻转法平补平泻法向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双)、天枢(双)、大横(双)、足三里(双)、内庭(双)、公孙(双)、梁门(双)诸穴针刺0.3寸深,每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共200例,治愈19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 2 艾灸疗法 杜粉霞等取神阙穴,在距离神阙穴3—5cm高点悬灸,每次至少30min,并针刺足三里,每天1次,连续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治疗88人,两疗程后痊愈81例,好转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 3 推拿疗法 付杰娜等通过顺时针摩腹3 min,揉龟尾2 min,捏脊3遍,并辨证加清大肠、推板门、清小肠、退六腑、推三关、补大肠、补脾经、补大肠,点揉脾俞等推拿治疗,每天轻柔手法治疗1次,3d1个疗程,配合相应支持治疗、针灸,治疗小儿腹泻50例,显效3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6.0%。 4 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通过捏、推、拿等手法的变化作用于人体脊背部而治疗疾病的,尤其对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胡宏超等用大拇指、食、中指同时捏、提拿腰椎部皮肤,沿脊柱至大椎穴止进行捏脊。每天治疗一次,每次重复三回,并揉脾俞、肾俞。治疗小儿腹泻580例,5d后显效56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有效率占100%。 5 穴位注射 左军用维生素K在双侧足三里穴交替作穴位注射,5~10 mg/d, 1次/d,配合常规综合治疗。共治疗34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2%。 6 刺四缝疗法 陈记怀取左右手第2~5指掌面近端指横纹中点,局部消毒后用小号三棱针刺穴位0.5 mm深,然后用手挤出少许淡黄色或透明样黏液或少许血液,再压迫止血。2d1次,3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30例,临床痊愈22例,好转7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6.67%。 7 敷脐疗法 曹丽芳等使用自拟湿热泻方、伤食泻方、脾虚泻方辩证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病198例,将药物研粉后取20g, 用醋调成药饼, 敷于患儿神阙穴, 再用纱布敷贴于脐上,并固定, 24 h 换药1次, 3~ 5d 为1 疗程。结果痊愈122例,有效5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91.4%。 8 以中医特色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 陈立昌针刺取少商、太白穴,常规消毒后用针灸针0.25 mmtimes;25 mm点刺出血,每日1次。湿热型者再进行清大肠,清小肠,运土入水,补脾,掐十指节,推上三关,退六腑,摩腹,捏脊的推拿;风寒型则进行清大肠,清小肠,运土入水,补脾,掐十指节,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捏脊;伤食型则揉足三里,分阴阳,清大肠,清小肠,运土入水,补脾,掐十指节,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捏脊;脾虚型则揉龟尾,推上七节骨,分阴阳,捏脊,补大肠,清小肠,运土入水,补脾,揉板门,掐十指节,摩腹。共治疗80 例,痊愈44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 骆晓金等用针刺推拿合用治疗小儿腹泻。针刺取天枢(双),大肠俞(双)为主穴,伤食症配针刺中脘,并清大肠,清小肠,清脾,清胃,掐揉四横纹,分阴阳,分腹阴阳,揉中脘,拿肚角,推箕门,揉龟尾,推下七节骨,捏脊手法推拿;湿热证配针刺阴陵泉,并分阴阳,清大肠,清小肠(分利止泻),补脾,推上三关,退六腑,摩腹,推箕门,推下七节骨,捏脊,揉龟尾手法推拿;寒湿证配针刺关元,并以分阴阳,补大肠,清小肠,补脾,推三关,摩腹,推箕门,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捏脊手法推拿;脾虚证配针刺脾俞、章门,并以分阴阳,补大肠,清小肠,运土入水,补脾(重补),揉板门,摩腹,推箕门,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捏脊推拿。治疗150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