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蛔虫病的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蛔虫病的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儿童蛔虫病的治疗 朱明武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中图分类号】R532.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152-02 【摘要】 目的 讨论儿童蛔虫病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甲苯咪唑为广谱驱肠虫药,用于杀灭蛔、蛲、鞭、钩虫、对成虫、幼虫及虫卵均有作用。 【关键词】 儿童 蛔虫病 治疗 一、概述 蛔虫是寄生在人体内最大的线虫,蛔虫的分布呈世界性,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传染源是蛔虫病患者和感染者。蛔虫不需中间宿主,人误食虫卵后,幼虫在小肠上段孵出,经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微血管,进入门静脉系统,经体循环进入右心,或沿淋巴管、胸导管、奇静脉进入右心最终到达肺脏。幼虫在肺泡内发育,再移行至咽喉被吞下,到达小肠发育为成虫。在幼虫移行期,主要引起过敏和肺炎等症状;成虫期主要影响小儿的食欲、肠道功能和生长发育,并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蛔虫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感染性虫卵经口吞人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虫卯亦可随飞扬的灰尘被吸入咽下。 二、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1.一过性的咳嗽、呼吸困难、哮喘、荨麻疹、嗜酸粒细胞增多。 2.不明确的上腹部不适,偶然性呕吐、腹胀。 3.粪便中发现虫卵,咳出、呕出或便出成虫。 (二)临床表现和体征 1.在幼虫移行期,由于肺脏毛细血管和肺泡的损伤可出现低热、无原因咳嗽、痰中有血丝、呼吸困难、哮喘和胸骨下疼痛等症状。查体可见荨麻疹和限局性啰音。 2.重度蛔虫感染会出现消化性溃疡样症状、餐前或餐后腹部不适,甚至会咳出、呕出或便出成虫。成虫钻人胆道、胰导管、阑尾和憩室,引起胆管炎、胆囊炎、肝脓肿、胰腺炎或阻塞性黄疸。查体可发现相应体征。 3.极重度蛔虫感染,大量成虫可引起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甚至死亡。 (三)辅助检查 1.常规检 查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发现见吕弗勒综合征(特点为肺部暂时性浸润,合并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及嗜酸粒细胞增多);腹部平片有机会发现成虫和诊断肠梗阻;腹部B超可诊断胆道蛔虫症和大量的成虫。 2.其他检查 幼虫移行期嗜酸粒细胞比例可达到30%~50%,并持续大约1个月左右。 成虫感染期粪便中常发现虫卵或成虫,血清学检查无用。 (四)诊断标准 根据症状和体征、有排蛔虫或吐蛔虫史、粪便查到蛔虫卵即可确诊。 (五)鉴别诊断 若出现并发症时,需与其他外科急腹症鉴别。 1.胆道蛔虫症 蛔虫有游走、钻孔的习性,当其寄生的环境发生改变,如发热、不适当的驱虫治疗等,可刺激虫体活动增强,钻人开口在肠壁的各种管道。钻人胆道或胆囊时导致胆道蛔虫症,患儿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痛时屈体弯腰、哭闹打滚面色苍白;常伴有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或蛔虫;腹部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右侧腹压痛,腹痛重体征少是该病的特点。部分患儿可因此发生胆道感染,出现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甚至黄疸,若蛔虫深入肝内胆管还可导致肝脓肿,此外蛔虫还可能钻入阑尾或胰管等引起炎症。 2.蛔虫性肠梗阻 是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大量成虫纽结成团阻塞肠道,或蛔虫毒素刺激肠壁引起痉挛所致,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突发间歇疼痛,阵发加剧,伴有呕吐、腹胀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并可扪及条索状可移动包块;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充气和气液面。严重病例甚至发生肠穿孔和腹膜炎时腹痛剧烈,伴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三、治疗措施 1.驱虫治疗 (1)甲苯咪唑:为广谱驱肠虫药,用于杀灭蛔、蛲、鞭、钩虫、对成虫、幼虫及虫卵均有作用。驱蛔虫剂量不分年龄、体重,均为每次100mg,每日2次,连服3天。偶有轻微头昏、腹泻等副作用。复方甲苯咪唑片每片含甲苯咪唑100mg,左旋咪唑25mg,gt;4岁儿童,驱蛔虫时一次顿服2片。服药期间不忌饮食。 (2)阿苯达唑:大于2岁小儿0.2g顿服,小于2岁者禁用。不良反应有轻度头昏、恶心、腹泻等,可自行消失。 (3)哌嗪:适用于有并发症的患儿每日剂量100~160mg/kg,睡前顿服,连服2日。本品毒性低,但有肝、肾功能不良及癫痫史患者禁用。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