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中学提质控辍的浅思考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农村中学提质控辍的浅思考
林凤云 张文革 吉林省蛟河市天北九年制学校 132525
农村中学学生流失严重,这一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瓶颈。在流失诸因素中,厌学是流失的主要原因。农村文化相对落后,家长素质不高,孩子得不到较好的早期教育;农村学校硬件滞后,教学手段单一;优质师资匮乏,课堂缺少吸引力。而甄别学生的质量标准城乡同一:同教材,同试卷,同等选拔。不同的学业基础,造成了不同的学习结果。升学无望,使学生内驱力受损,渐渐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时久生厌,造成辍学。
笔者认为,提质控辍的根在课堂。在无法融通外部师资的情况下,建设自己的教师队伍,从课堂入手,精心打造精品课,创设生动、灵性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磁石,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的心根植于课堂。
几年来,我不断探索与体验,积淀了一点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课堂导入的生动性
生动的课堂激情飞扬。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一节课的导入能否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这关系到课的成败。
采用什么样的课堂导入,这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比如教学蕴藏丰富情感内容的课文,我们可以采取激情导入,使学生处于情感的亢奋之中。如教学《春》这篇课文,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大家向往春天吗?在学生纷纷叙述对春天的感受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春天生机盎然,给人以希望;春天朝气蓬勃,给人以力量;春天花团锦簇,给人以快乐,我们盼望着、盼望春风送暖,盼望姹紫嫣红……我们心中的春天是美丽的,我们曾用五彩的笔描绘春天,曾用辛勤的笔书写春天,朱自清先生也写了一篇赞美春天的文章,作者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春天。再如教学能振奋民族精神的文章《黄河颂》,可以采用歌曲导入,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一、第二乐章,以强烈地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趣味性的课堂引人入胜。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我们的教师就是要用知识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炬。学生的情感一旦被点燃,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课堂上教师要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新奇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如教学《大雁归来》这篇课文,可制作课件,利用生动的音像手段,把大雁飞行图、嬉戏图、狩猎图做成动画效果,并配制相应的声音播放,学生在多感官参与下,情绪就会高昂起来,很自然地走进文本。再如教学《背影》一课时,先让学生阅读有关父母亲情的文章,如《给父亲的一封信》、孟郊的诗《游子吟》,利用多数学生住宿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对父母点滴往事的回忆,激起学生说的冲动,然后引导学生写片断练习;还可以模仿“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一特定人物刻画的方法,写自己影响至深的生活片断,也可以把这首诗进行扩展,具体描写母亲缝衣,盼子回家的情景。这一练习不要强求一律,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宽松的写作背景下,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农村教育改革家李元昌提出了“大语文观”。学生走出课堂,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感悟、体验,采摘生活的灵性,这样的学习才能兴趣盎然。初冬的雪花飘落时,组织学生室外赏雪,触摸一下雪的温柔,品尝一下雪的甜津,看一看雪的晶莹……在学生对雪有了整体感受之后,回到教室,带着体验,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文本,学习鲁迅的散文《雪》: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笔下的雪是美丽的,在这美文的欣赏中,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当冰雪消融,春回大地,可组织学生伴着温柔的春风,走进春天,去感受春天的美丽,然后再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就能水到渠成。
生活处处皆学问。正是这种生活化的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学习语文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流淌着学生生命长河的地方。创设生动而灵性的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农村学情的需要。广大农村中学教??在实践中探索、寻觅出一条适合农村学校发展特点的教学之路。以上只是自己的一点感悟,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还会努力探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