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化学课第一讲
渗透压与溶液的温度和物质的量浓度成正比,人体体温一般恒定在36-37度的范围,此时液体的渗透压就只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医学上为方便起见常用渗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渗透压力的大小。 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称为渗透活性物质, 渗透浓度就是渗透活性物质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 前面讲到三种不同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我们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 下面通过几道例题的计算帮助我们理解和记住这些计算公式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非常重要。我们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在280-320mOsmol/L之间,以此为标准,渗透浓度低于这个范围的称为低渗溶液,高于这个范围的称为高渗溶液。临床常用的液体如——————,渗透浓度都在这个范围内,都是等渗溶液。 等渗溶液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输液使用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都是等渗溶液,血液中的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才能保持正常的形态,如果输入低渗溶液会发生什么情况?血浆渗透压低,水分子会通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中,引起红细胞肿胀,破裂,导致溶血。 换药时冲洗伤口要用等渗的生理盐水,如果用水就会引起疼痛(提问生理盐水浓度)。眼药水也要与眼粘膜细胞等渗才不会对眼睛粘膜产生刺激引起疼痛。 高渗溶液在临床也有应用,在治疗脑水肿时使用的高渗山梨醇溶液,在突发低血糖时快速补充葡萄糖使用的高渗葡萄糖溶液,但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输液速度和用量。 还有一种技术叫反渗透,是利用渗透原理,在高浓度溶液上施加一个外力,使水分子从浓溶液反向渗透进入稀溶液的技术。利用这个技术可以去除溶液中不需要的杂质。主要在污水处理和有效成分的浓缩提取中使用较多,配制肾透析液时使用的纯水也是利用这种技术进行纯化的。 血浆中不仅含低分子晶体物质如NaCl、葡萄糖等,还含有高分子胶体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等,因此血浆渗透压是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的,它们各自着发挥不同的功能。 晶体渗透压是由低分子物质产生的,主要作用于细胞膜,维持细胞内外的电解质平衡。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盐浓度升高,晶体渗透压增大,细胞内的水分子会通过细胞膜向外渗透,造成细胞内失水。输入过多葡萄糖溶液时则使细胞外液的水分子向细胞内渗透,严重时可引起水中毒。 胶体渗透压是由高分子胶体物质产生,主要作用于毛细血管壁,维持血浆与组织间液之间的水盐平衡。 临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失血造成血容量降低时,除补生理盐水外,还要输入血浆或代血浆,就是要恢复胶体渗透压和增加血容量。 人体内环境自稳定平衡调节机制(homeostasis) 为了保证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存在于细胞液和体液中的Na+、K+、Cl-等电解质对这种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剧烈运动或天气炎热时人体会排出大量汗液,汗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成分,容易造成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使神经和肌肉的应激受到影响,还会产生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等症状,因此,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从事剧烈运动的人们,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以维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 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途中都要补充水分和含电解质成分的特殊饮料,避免出现肌肉痉挛和其它不适症状。 那么到底什么是电解质呢? 化合物 一定条件(水溶液) 是否电离 非电解质 电解质 电离 不电离 强电解质 全部 电离 部分 电离 在水溶液中 弱电解质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 弱电解质 部分解离 导电能力弱 (电导率低) 强电解质 完全解离 导电能力强 (电导率高) 电解质 强酸、强碱、多数盐 活泼金属氧化物 弱酸、弱碱、 极少数盐、水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 解离 解离平衡(动态可逆) 结合 温度 弱电解质性质 电解质溶液浓度 Ki值的大小反映了电解质解离为离子的趋势, Ki值越大,弱电解质的解离程度越大 解离常数Ki=—— [H+][A-] [HA]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碱(A -) 酸(HA) 凡能够接受质子(H+)的物质 凡能够提供质子(H+)的物质 失去H+ 得到H+ 酸碱质子理论 既能提供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两性物质 如H2O、HCO3-、HPO42-等 共轭酸碱对 中和 反应 H+ + OH- = H2O 解离 反应 HCl + H2O = H3O+ + Cl-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水解 反应 NaAc + H2O = HAc + NaOH 酸 碱 反 应 酸碱反应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过程 25oC pH 7.0 水 两性物质 弱电解质 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也存在质子的传递,称为质子自递反应 H2O+H2O H3O++OH- 第三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