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中毒.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触电、中毒

有机磷中毒一览表 ?程度 ?症 状 轻度中毒 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流涎、多汗、视物模糊、瞳孔缩小 中度中毒 除以上症状外,腹痛腹泻、肌颤、步态蹒跚、瞳孔明显缩小、轻度呼吸困难、轻度意识障碍 重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瞳孔极度缩小,呼吸极度困难,昏迷 (4)抢救原则 ①拨打急救电话 ②口服患者应立即催吐、洗胃,可使用温水,或用1:5000的高锰酸钾(对硫磷中毒禁用) 、2%碳酸氢钠(敌百虫中毒时禁用)。 ③迅速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服、鞋、帽等。 ④大量清水冲洗全身、头发。 ⑤立即送医院抢救。 1.阿片类药物中毒 种类: 阿片、可待因、吗啡、罂粟碱、 杜冷丁、埃托菲、芬太尼等。 毒理: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同时可引起忘乎所以、飘飘欲仙等欣快感觉,易成瘾。 表现 ①轻度 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兴奋或抑制,轻度意识障碍,可伴有便泌、尿潴留等。 ②重度 昏迷、瞳孔针尖样大小、高度呼吸抑制三大特征。 血压下降、体温下降、肌肉松弛,也可出现角弓反张等症状。 救护原则 ①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②口服者尽快洗胃。 ③阿片类药物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个分明显,故应注意通气,必要时行人工呼吸。 ④急送医院对症治疗。 2.镇静催眠药中毒(安眠药) 种类包括苯二氮卓类(如安定),巴比 妥类(如鲁米那)等。 同一种药小剂量时为抗焦虑、镇静药, 大剂量时就可以有催眠、抗惊厥作用,中 毒量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症状: 轻者:嗜睡、意识朦胧等。 重者:昏迷、瞳孔缩小(濒临死亡时可扩大)、呼吸浅而慢或不规则、脉搏极弱或触摸不清、四肢厥冷、血压下降。 救护原则 ①尽早拨打急救电话 ②清醒者催吐 ③昏迷者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急送医院 注意事项 ①送病人人院时切记要带病人服剩的药片和药瓶,以协助医生及早正确诊断。 ②药品妥善保管,注以明显标签,以免误服。 (三)鼠药中毒 灭鼠药: 战时又可被用做生物武器 剧毒对人、畜极强的杀灭效果 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生活带来极大危害 2002年12月13日河南温县鼠药中毒系人 为投毒 70多人住院,幸无死亡。 近年来,中国每年有约10万人发生急性中毒,其中急性鼠药中毒有5万~7万人。 鼠药中毒死亡率是多种传染病的66.7倍。1998年,仅广西一地就发生急性鼠药中毒238起,中毒456人,死亡54人。 理化性质: 又名四二四、没鼠命、一扫光、三步倒,闻到死等。 毒鼠强无臭无味,易误食,被投毒的食物也无异味,不易及时发现,待大量中毒患者出现症状时为时已晚。 1.速效药:毒鼠强 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特别是对脑干。 人的口服致死剂量为0.1~0.2mg/kg体重。 毒理 毒鼠强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0~60分钟,多数中毒者在进食30分钟左右发病。 严重中毒者会因剧烈的强直抽搐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痛、烦躁不安、可伴抽搐等, 严重者会突然昏倒、意识丧失,常伴剧烈抽搐和强直性惊厥。 症状 ①紧急呼救,拨打急救电话。 ②要尽早彻底清除毒物,及时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措施。 ③立即洗胃,催吐,洗胃要彻底、反复。 救治原则 ④病者抽搐时,用钢勺或筷子缠绕多层纱布,从一侧嘴角放入,保护病者舌头。 ⑤毒鼠强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急送医院抢救。 理化性质 又称敌鼠钠、敌鼠、双苯杀鼠酮钠。为淡黄色粉末,可溶于水及乙醇。 (二)缓效药:敌鼠钠盐 毒理 化学结构与香豆素相似,毒素通过干扰肝脏对维生素K1的作用影响凝血酶元和一些凝血因子的合成,损伤毛细血管壁。 多于食后3~7天出现症状 鼻、牙龈出血、尿血、身上有出血点及紫癜 女性病人阴道流血,严重的可有脑出血 症状 2 救护原则 ①拨打急救电话。 ②立即洗胃,催吐。 ③应用大量维生素K1是有效解毒药。 ④急送医院抢救。 (四)农药中毒 农药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毒害,尽管现在新出的高效低毒农药日见增多,但使用不当,防护不严,污染环境,仍可以造成人体急性中毒。 常见农药种类 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乐果、乙硫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有机氮类农药(杀虫脒等) 有机氯类农药(滴滴涕、六六六等) 1.有机磷农药中毒 (1)吸收途径 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 蔬菜残留农药中毒 2000年10月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