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虫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孢子虫纲

5、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有速发型及迟发型子孢子,故患者有复发现象; 6、致病阶段: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期(裂殖体)。 1、潜伏期: 恶性疟:7-27天 间日疟:11-25天,6-12月 三日疟:18-35天 2、疟疾发作: 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所引起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及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称疟疾发作。 3、疟疾的再燃(recrudescence): 疟疾初发停止后,由于残存的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疟疾的再燃。 4、疟疾复发(relapse): 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消灭后,由于肝脏内迟发型子孢子发育产生的休眠体所产生的裂殖子重新侵入红细胞进行繁殖引起的疟疾发作。 5、贫血:疟疾发作数次后,可出现贫血,尤以恶性疟为甚。 6、脾肿大、肝肿大: 早期为充血,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晚期纤维化。 凶险型疟疾常见的类型有: 1、脑型 最常见 2、胃肠型 3、超高热型 4、厥冷型 7、凶险型疟疾: 以恶性疟原虫引起多见。 8、疟疾肾病: 以三日疟多见。临床表现为全身水肿、腹水、蛋白尿和高血压,最后可致肾功能衰竭。 9、其他类型疟疾: 先天疟疾、婴幼儿疟疾、输血疟疾 1、病史 2、病原学检查 常用方法:薄血膜法、厚血膜法,染色采用:姬氏染色或瑞氏染色。 P.f厚血膜 1 薄血膜中原虫形态特征明显,容易识别,但原虫密度低时,易漏诊。 2 厚血膜中原虫由于制片过程中造成的变形,红细胞的溶解,鉴别困难,但原虫较集中,容易发现。 基于两种血膜各自的优缺点,宜在一张玻片上同时做薄血膜及厚血膜。 流行概况: WHO(1999年)报告,全球疟疾每年的发病人数达3-5亿人,估计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其中大部分是儿童,非洲每天有3000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疟疾(2002年) 2002年全国估计实际发病人数为38.7万,云南与海南两省仍然是我国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两省报告的疟疾病例数约占全国总病例数的50%。 1、传染源:患者和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 血中带红内期者可经输血传播。 2、传播媒介:我国重要媒介蚊种有中华按蚊、 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返回 消灭疟疾必须采取治疗、灭蚊、防护三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治疗病人控制传染源 2、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的防护 预防服药,常用药物有乙氨嘧啶等。 宠猫女士生畸儿 腹部撑破肠裸露 2000年2月3日晚12时许,家住成都市大弯镇的曾女士剖腹产生下一名重2.7公斤的男婴。医护人员发现,新生儿腹部的皮肤被内脏胀破,结肠全部裸露并鼓出体外,肉眼甚至可以看到肠子的蠕动。经医生诊断,这是因曾女士患了一种对胎儿极为不利的弓形虫病所致,而罪魁祸首则是她养的那些猫…… 摘自“妇幼健康网” /index.htm 弓形虫感染引起的脑膜膨出 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巨结肠 返回 弓形虫是什么? 它为什么能导致如此严重的疾病? 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该虫呈世界性分布,寄生在人和多种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引起人兽共患病,尤其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造成严重后果,属于机会性致病原虫。 弓形虫发育的全过程,可有5种不同形态的阶段: 1、滋养体 、假包囊 4、裂殖体 2、包囊 5、配子体 3、卵囊(囊合子) 滋养体: 一、孢子虫纲 特点:1. 均营寄生生活; 2. 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现象; 重要虫种:疟原虫、弓形虫、隐孢子虫. 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它二种少见。 模式图 实物照片 细胞核 细胞质 1、早期滋养体(环状体): 形态 2、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 模式图 实物照片 薛氏点 疟色素 3、裂殖体: 裂殖子 疟色素 4、配子体: 模式图 实物照片 三种疟原虫形态的比较: 环状体 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大滋养体: 间日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