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细胞检验、血沉
诊断学基础 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临检教研室 王如美 本节课主要内容 一、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 ●参考值 ●临床意义 二、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类和发育 ●参考值 ●临床意义 三、血小板计数 第二节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一、概念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特制的玻璃管中于一定单位时间内下沉的距离。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下沉的速度较慢,原因:(1)红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带有负电荷,使红细胞相互排斥,细胞间保持一定的距离(25nm),故彼此分散悬浮,下沉缓慢。(2)红细胞下沉的快慢取决于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在红细胞下沉的每一瞬间必须与等体积的血浆发生位置交换,这就形成了一股向上的阻逆力。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下沉力与血浆阻逆力相差不多,因此血沉很慢。 第二节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二、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 (一)红细胞因素 1 红细胞的数量 2 红细胞的形态 3 红细胞的聚集状态 (二)血浆因素 血沉的快慢与血浆中各种蛋白成分比例的改变有关。 ●带负电的清蛋白、磷脂酰胆碱↓ ●带正电的纤维蛋白原、球蛋白↑ ●大分子物质纤维蛋白原还有桥联作用↑ ●胆固醇、三酰甘油↑ (三)其他因素 ●抗凝剂 ●血标本 ●温度 ●血沉管和血沉架 第二节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三、参考值 男15mm/h 女20mm/h 第二节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四、临床意义 2、病理性增快 (1)各种炎症:如结核病、风湿热、reiter综合征等。 (2)组织损伤与坏死:手术或外伤后,心肌梗死等。 (3)恶性肿瘤。 (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 征、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 (5)各种原因导致的相对性球蛋白增高: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 (6)病理性球蛋白增多: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7)贫血:重度贫血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红细胞下沉时阻力 减少可出现血沉增快。 (8)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患者因胆固醇增高常致血沉增块 第二节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四、临床意义 3、血沉减慢 (1)新生儿(纤维蛋白原水平低)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明显增多)、 DIC低凝期和继发性纤 溶期(纤维蛋白原严重减低) (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白细胞检验 一、白细胞的发育和分类 1、发育过程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分类: (1)中性粒细胞 (2)嗜酸粒细胞 (3)嗜碱粒细胞 (4)单核细胞 (5)淋巴细胞 白细胞检验 嗜酸粒细胞 白细胞检验 嗜碱粒细胞 白细胞检验 单核细胞 白细胞检验 淋巴细胞 白细胞检验 淋巴细胞 白细胞检验 一、白细胞的发育和分类 根据粒细胞的发育阶段及分布特点,人为地将其分为五个池 (1)分裂池:原粒、早幼粒、中幼粒 (2)成熟池:晚幼粒、杆状核粒 (3)储备池:分叶核粒、部分杆状核粒 (4)循环池:随血液循环流动的白细胞 (5)边缘池:附着于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壁的粒细胞 白细胞检验 二、白细胞计数 1、概念 2、方法 3、参考值 白细胞检验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 1、概念 2、方法 3、参考值 白细胞检验 四、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一)、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 (1)一天之内不同时间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量不同,一般上午较上午高。 (2)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严寒、暴热等使白细胞升高。 (3)新生儿 (4)妊娠5个月以上及分娩时 白细胞检验 四、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 (2)急性中毒 (3)严重的组织损伤 (4)急性失血 (5)急性溶血 (6)恶性肿瘤 (7)白血病 白细胞检验 四、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3、中性粒细胞减少 (1)某些传染病,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乙肝、麻疹等无并发症时 (2)某些理化损伤,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线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氯霉素)等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