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六区杜丹)
阿片类药物及其药理作用 镇痛 镇静 抑制呼吸 抑制咳嗽中枢 抑制胃肠蠕动 兴奋呕吐中枢 缩瞳 致快感作用 阿片(罂粟果中提取的粗制脂状渗出物) 吗啡\可待因(粗制阿片中的主要生物碱) 海洛因(吗啡的被乙酰化产物),度冷丁,美沙酮等20余种 海洛因史话 1806年法国化学家F·泽尔蒂纳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 1897年8月21日由德国拜耳制药公司专家菲历克斯·霍夫曼首次合成 用来镇痛和解除吗啡瘾癖 1898年初匆忙推向了市场 成瘾强度高于吗啡三倍 1931年停止海洛因的生产 使用方式及体验 滥用方式:吸烟式、烫吸(追龙)、注射 初用者并无快感,恶心、呕吐为常见 首次获得快感而使用的次数因人而异 屡用者的快感体验可分为三个时期 强烈快感期(1分钟) 松弛状态期(0.5-2小时) 精神振作期(2-4小时) 海洛因的滥用方式 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 烫吸 追龙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阿片类依赖 (1)精神症状:情绪低落、易激惹,自私、说谎、诡辩、缺乏责任性、睡眠障碍。 (2)躯体症状:营养状况差,体重下降、食欲下降、性欲减退等。 (3)神经系统:震颤、步态不稳,缩瞳,腱反射亢进。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戒断综合征 戒断反应在停止或减少用药或使用拮抗剂后8-12小时出现,36-72小时达高峰,持续3-10天后明显减轻或消失。表现:哈欠、流涕、流泪、寒战、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骨骼和肌肉酸痛及肌肉抽搐,心悸、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失眠、抑郁、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谵妄、幻觉等。 3、阿片类物质过量与中毒: 多有意识不清、呼吸极慢,皮肤冰凉、体温下降、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肌肉松弛。严重者出现三联症(昏迷、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 4、并发症:营养不良、便秘和感染性疾病 脱毒治疗 替代治疗 美沙酮 Methadone(首日剂量为40~60mg) 丁丙诺啡 Buprenorphine(0.9~2.1mg) 原则是只减不加、先快后慢、限时减完 非替代治疗 可乐定(clonidine)和洛非西定(lofexidine) 中草药治疗,针灸治疗. 阿片类急性中毒与治疗 拮抗剂尽早、足量的应用 静注纳洛酮0.4mg,必要时2-3min重复 脱毒治疗成功的标准 停止使用控制或缓解戒断症状的药物 急性戒断症状完全或基本消除 尿吗啡检验阴性 纳洛酮催促实验为阴性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所致精神障碍 品种及其药理作用 巴比妥类 超短效:硫喷妥钠 短效:司可巴比妥和戊巴比妥 中效:异戊巴比妥 长效:苯巴比妥 BDZ类 阿普唑仑 艾司唑仑 劳拉西泮 地西泮 氯硝西泮 氟西泮 三唑仑 主要药理作用:抗焦虑\镇静\催眠\松弛肌肉\抗痉挛等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所致精神障碍 1、抗焦虑药物依赖:消瘦、面色苍白、无力、等;人格逐渐改变、易怒、步态不稳。 2、戒断综合征:停药12h~24h产生, 2~3d达高峰,持续2~4周,与药物半衰期长短有关 表现:难受不适、失眠、焦虑、头痛、耳鸣、乏力、震颤;严重者可有一过性幻觉、兴奋、不眠、癫痫大发作或谵妄等。 3、过量中毒:意识障碍、伴有震颤、吐字不清、步态不稳,严重者可死亡。 戒断综合征的治疗 巴比妥类 缓慢剂量递减法(递减时间2~4周或更长) 长效药物替代短效药物 然后再逐渐减少长效制剂的剂量 BDZ的脱瘾治疗同巴比妥类类似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 ATS分类与品种 兴奋型ATS 苯丙胺(amphetamine) 甲基苯丙胺(冰毒,meth-) 哌醋甲酯(利他林)、匹莫林 致幻型ATS:麦斯卡林 抑制食欲型ATS:芬氟拉明 混合型ATS 3,4-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摇头丸\MDMA) 冰毒 并非冰清玉洁 通常使用一个透明瓶子,上方装有2跟吸管,点火吸食 摇头丸是冰毒的一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滥种衍生物,俗称蓝精灵,其化学名称为亚甲用这种毒品能麻痹和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并极易产生成瘾性,使人的行为失控,服用过量可致人死亡。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出现幻觉和暴力倾向等。 ATS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兴奋作用 提高注意力 减少睡眠 心血管/呼吸兴奋 抑制食欲 致精神病理症状 致欣快作用 儿童多动症(如利他灵、匹莫林等) 发作性睡病(如苯丙胺) 减肥(如芬氟拉明) 脑炎后帕金森症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ATS所致精神障碍 ATS依赖 更易产生精神依赖,较难产生躯体依赖 ATS戒断综合征 抑郁最常见,2-3天达到高峰,1-2周内消失 ATS急性中毒 CNS过度兴奋,分轻、中、重度 ATS慢性中毒 偏执性精神病类表现 ATS依赖的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