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科学应对精神疾病2013050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认识、科学应对精神疾病20130501

5 月 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 解放据第九十一中心医院 5 月 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 解放据第九十一中心医院 正确认识、科学应对精神疾病 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 高存友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一)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1.精神病同“感冒”、“肺炎”一样,是一种疾病,而且,并非是一种少见的疾病。 2.精神疾病主要分为轻型精神疾病与重型精神疾病。 3.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 4.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5.神经病和精神病: 神经病:是指脑瘫或者神经系统某部分损伤所附带产生的的精神症状,它的发病机制很清楚是属于生理系统的原因。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精神病:是指精神系统并没有损伤,而单纯出现精神症状。狭义的精神病指的是重型精神疾病,广义的精神病包括重型和轻型精神疾病。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3.中世纪:精神病人被视为魔鬼附体,被送进寺院,用祷告、符咒、驱鬼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4.文艺复兴:精神病人虽然有别于常人,但并未被视为一种疾病,往往会被认为是上邀天宠的一群,可以和常人以外的世界接触。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5.近代:精神病被看成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法国大革命后,皮内尔(P.Pinel,1745—1826)是第一个被任命当“疯人院”院长的医生。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6.现代:概念的确定(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精神分析法的创立;病因学的探讨;治疗方法的不断扩展。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7.中医精神病学 远古-先秦 扁鹊:六气治病论 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科学认识精神疾病 晋唐五代 《诸病源侯轮》:疾病分类 宋元时期 《河间六书》、《丹溪心法》:治疗 明清时期 中西医融合 近现代 康复医学的发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三)精神疾病社会负担 1.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统计显示,全世界将近1.2亿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 2.2020年心理疾病将成为继心脏病之后人类面临的第二大常见疾病。 3.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人群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为15%左右。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4.卫生部近日公布:目前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负担。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四)精神疾病的病因 精神疾病 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 躯体因素:年龄、性别和机体功能状态 素质及心理因素:反应能力、承受能力、性格等。 环境因素:生活和工作环境、社会人际关系等。 其他:精神创伤 一、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谈到精神疾病防治,就要谈到“TP医学”。“TP医学”带来新的希望,是在基因组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于21世纪初(2006年)由巴德年教授率先在国内提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 二、精神疾病的防治 Prediction Prevention Personalization 预测 预防 个性化 二、精神疾病的防治 (一) Prediction-预测 精神疾病可以预测吗? 二、精神疾病的防治 精神疾病 家族遗传史 人格特征与素质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基因组学特征 二、精神疾病的防治 单基因遗传疾病:肝癌、鼻咽癌、白血病;在单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因素起了决定作用,而环境因素基本不起作用。多基因遗传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原发性癫痫。 二、精神疾病的防治 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信息通过两对以上致病基因的累积效应所致的遗传病,其遗传效应较多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单基因遗传病相比,多基因遗传病不是只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 二、精神疾病的防治 (二)Prevention-预防 当前强调的精神疾病“早期干预”和“全病程治疗”理念,与三级预防的概念同出一辙。 二、精神疾病的防治 防止复发和残疾,促进康复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病因学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二、精神疾病的防治 1.病因学预防 基因特征 优生优育 心理行为 矫治 改善环境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技术阻 止精神疾病发生 营造和谐、愉悦的 社会与工作环境 研究和确定人类精神疾病基因组图谱 劝阻有遗传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生育 纠正人格和心理 行为特征的偏移 二、精神疾病的防治 2. “三早”预防 “三早”早发现(包括与之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