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l3卷第2期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1.13,No.2
2010年 4月 JournalofJim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Apr.,2010
“茶学书库分类索引之建立
蔡荣章
(天福茶学院荼文化系,福建 漳州 363202)
[摘要]在茶文化复兴与重新发展的时候,茶学书籍、杂志、报纸大量涌现,为方便大家找寻与利用
这些资料,有必要建构一套 “茶学书库分类索引”,因而提出这套分类索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实例。分类
索引只就图书的内容性质加以分类,不同语言的茶书亦同样归人各种分类之中。利用 “茶学书库分类索
引”的建立将茶文化的轮廓描绘出来,说明茶文化应该包括的内涵以及重心所在。
[关键词]茶学图书;分类;索引;图书馆分类法;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5.2;G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9X (2010)02—108-07
一 、 建立之动机 与其他学科之相融
茶文化之复兴是近3O年的事,先是对中国 “茶学”不是独立存在的,将它拆解后仍然
古茶书的整理与研究,接着才有当代的茶学著 可以分别归属到相关或相近的学科去。为了不打
作,新的茶书在近 10年可说是大量涌现。但毕 乱整体学科体系的秩序, “茶学书库分类”的
竟是新兴的学科,质与量都无法与历史久远且持 “首阶分类”全依第一节所提到的 《中国图书馆
续不断的科 目相比,因此在图书分类上没有 自己 分类法》的第一阶分类内容,且采用同样的英文
的领域,只能从不同的领域去搜寻。依北京图书 字母编码,只是分类名称改为具体的茶学用语。
馆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第四版 《中国图书馆分 例如, “茶学书库分类”的第一类 “B.茶思想”
类法》,茶叶加工是被归类为 “TS27饮料冷食制 就是图书馆分类的第二类 “B.哲学、宗教”(省
造工业”,泡茶与茶会则找不着。为方便茶界人 略第一类的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
士使用茶学方面的图书资料,有必要从 “茶文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茶学书库分类”的
化”领域建构一套茶学图书分类。 第六类 “I.茶文学”就是图书馆分类的第九类
“I.文学”。至于 “泡茶法”、 “茶器”等项 目,
分类方式之基本理念 在图书馆分类里找不到可以落脚的类别,就利用
图书馆分类上尚未使用的英文字母,重新分类为
从茶文化领域建构一套 “茶学图书分类” “L.泡茶法”与 “w.茶器”。这些新增加的类
体系尚有另一层意义,就是为 “茶文化”勾勒 别尚有: “M.茶会”、 “Y.;攀}食”。
出一个清晰的轮廓,让人们知道茶文化是个怎样
的学科,它包括了哪些内涵。基于这个理念,茶 四、类别名称之订定
学书库分类时是依照 “茶文化”应包含哪些学
科项 目而设,而不是有了哪些书就依照它的内容 茶学书库分类之建立,其 目的除显现茶文化
给予分类,所以在茶书分类后,会有某些项 目的 的完整面貌外,最主要的是图书资料的寻找,然
图书数量奇少,甚至从缺。 而这样的寻找在今 日需要依赖电脑的协助,所以
[收稿 日期]2009—11—28
[作者简介]蔡荣章 (1948一),男,台湾台北人 ,教授,主要从事茶文化研究。
第2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