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馆员”到“学科化服务”——我国图书馆服务的两次跨越.pdfVIP

从“学科馆员”到“学科化服务”——我国图书馆服务的两次跨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学科馆员”到“学科化服务”——我国图书馆服务的两次跨越.pdf

从“学科馆员”到“学科化服务” ——我国图书馆服务的两次跨越 吕俊生 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在文献调研与学科化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图书馆界关于“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的论述与实践 活动进行分析,引述学科馆员制度的特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学科化服务的组织模式及其演进,概述“学科馆 员”模式与 “学科化服务”模式的继承与发展特征。 学科化服务;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制度 G251 A 1002-1167 (2011) 05-0132-03 吸纳了研 @@[1][3]陈京.建立一支 “学科馆员”的专业队伍 (摘要)[J]. 江西图书馆学刊,1987(3):24-25. @@[2]冯东.中美一流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 坛,2008(2):113-116. @@[4]母益人.学科馆员应该做好哪些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 1989(4):27-27. @@[5]李佳.在高校图书馆中建立学科专家制的探讨[J].新世纪图 书馆,1993(5):12-13. @@[6]康军.“学科专家”初探——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改革的新思 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4(2):37-39. @@[7]邢毅,吴冬曼.设立学科专家制势在必行[J].图书与情报工 作,1997(2):27-28. @@[8]余艳.对学科馆员热现象的深层透析[J].图书与情报,2008 (1):92-94. @@[9][13]张群,何丽梅.“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 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08(5):49-52. @@[10][11]孔繁秀.我国学科馆员研究述评[J].情报资料工作, 2008(4):98-101. 考[J].情报探索,2010(8):30-32. @@[6]马冬冬.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模型的构建及其实施方案设 计[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7:41. @@[7]王戈非.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中的问题研究[J].新 @@[1][9]邹婉芬.国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J].大学图书馆学报, 世纪图书馆,2008(4):23-25. 2008(1):7-11. @@[8]房金宝.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实例比较研究[J].上海高校图 @@[2]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 书情报工作研究,2008(1):4-9. 刊,2005(3):7-10. @@[10]谭泽红.开放存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 @@[3]陈廉芳.高校图书馆面向学科服务构建共享空间的研究[D]. [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6):44-46.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17. @@[11]林少薇.图书馆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设想[J].图书与 @@[4]吴惠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现状[J].情报 情报,2009(3):66-69. 资料工作,2009(3):68-71. @@[12]任树怀,盛兴军.论信息共享空间体系结构与实施策略[J]. @@[5]熊建平,彭晓东,徐晓琳.国内信息共享空间建设障碍的理性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9-160. TheInvestigationonConstraintFactorstoConstructionofInf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