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例电击伤溺水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与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例电击伤溺水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与护理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石角医镇卫生院急诊科 511545
心跳呼吸聚停的抢救在急诊科是常见的,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有关。若能在心搏骤停4分钟内进行BLD,8分钟内进行心脏除颤,则抢救存活率可达40%,越早抢救,复苏率越高,我科抢救了一例由电击伤溺水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经精心的治疗护理后,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熊某某,男,18岁,未婚,因“触电跌落水中约5分钟被救起伴不省人事20分钟”于2015年4月17日11:30分送我院急诊科抢救。患者20分钟前在水库工作时不慎触电,跌落水中被水淹溺,约5分钟被朋友救起,见患者无任何反应,未作处理送我院抢救。入院体查:呼吸、脉搏、血压均为零,神志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全身皮肤发绀,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6mm,对光反射消失,颈软,双肺呼吸音消失,腹平软,四肢无畸形,生理、病理反射均消失。心电图示:心室颤动。抢救过程:立即行心肺复苏术,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双侧肢静脉通路,予肾上腺素静推三次,每3分钟静推一次,总用量7mg,阿托品静推二次,总用量2mg,兴奋心脏。静推纳络酮三次,总用量1.2mg,兴奋呼吸中枢。速尿,甘露醇,白蛋白,地塞米松等减轻脑水肿降颅内压,经上述处理,心电图示:心室颤动呈粗颤,进行电击除颤共两次,第一次100J,再进行第二次除颤200J,两次除颤后11:45患者出现心跳,心电监护仪显示为: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mg纠正,后转为室上性,给予西地兰0.4mg+0.9%盐水20ml静脉推注,增加心肌收缩力。
12:00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R15次/分,BP110/76mmHg HR135次/分,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迟钝,深昏迷,双肺湿罗音,考虑为吸入性肺炎,予静滴安茶碱0.25g,菌必治3g,解痉,消炎。延续生命支持,积极进行脑复苏。患者于第二天苏醒,住院十天后出院,随访病人完全恢复。
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为使CPCR确实有效,首先将患者仰卧位,双臂应置于躯干两侧。畅通气道,给患者高流量吸氧,协助医生气管插管的同时用简易呼吸器不停加强通气,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2、建立有效循环。给患者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姿势正确,部位准确,压力要均匀适度,在按压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评价按压效果。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用套管针开通两条静脉通路,以两上肢大静脉为首选,在静推肾上腺素时用弹式注射,推注药后把上肢抬高,利于药液尽快到达心脏。
4、协助医生电除颤。先进行心脏按压,氧疗及药物等处理后,使之变为粗颤开始进行电击,使得成功率得到了提高。
5、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皮肤、口唇的颜色,心博恢复的有效体征,并详细记录各项抢救措施。
6、防治肾功能衰竭。给患者留置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定时检查,及时稳定循环、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预防衰竭发生。
讨论
本次抢救的患者是一个临床上比较少见的、心跳呼吸骤停时间较长的病例。本例特殊之处在于患者电击伤溺水后,二十分钟后才送到医院抢救,已失去了抢救的最佳时间,通过对此病例观察有如下体会:(1)对待生命我们要永不放弃,特别是突发事件所致的心跳呼吸骤停(2)急诊科护士要训练有??,具备良好的协助能力和心理素质(3)熟练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4)复苏成功后病情尚未稳定,需继续严密监测处理和护理,如稍有疏忽或处理不当,就有心跳、呼吸再度停止而死亡的危险。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刘敏,女,1966,职称:主管护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