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大庆市让胡路区龙岗街道龙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453
摘要:目的: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药物,它与细菌DNA螺旋酶的DNA双链中非配对碱基结合抑制DNA螺旋酶亚A单位,使DNA超螺旋酶结构不能封口,从而使DNA单链暴露,导致MRNA与蛋白质合成失败造成细菌死亡。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化学合成抗菌药。自1962年发现萘啶酸以来,一系列喹诺酮类药物相继上市,发展至今已开发出第三、第四代药物,这类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给药方便、结构简单等优势。近年来此类药物大量应用,药物不良反应较前报道增加,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为更好地认识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简介如下:
1不良反应
1.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平均发生率2.1%-3%,主要表现为头晕、失眠、不安、眩晕、视觉异常等。严重时可引起妄想、痉挛、惊厥发作,原因是该药物分子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1.2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是本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平均发生率5%,最高达10%-13.4%。主要机制是对消化道的刺激用药后表现为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等。一般症状较轻微,停药后消失,严重者导致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生应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我院门诊部上报一患者服用氧氟沙星次日后后,出现头晕,食欲不振,厌油,味觉异常,进甜食时感觉苦味,进咸食时感味腥,连以往自己喜食之物均感有一难言的怪味,继而恶心呕吐,停药后,给予氯苯那敏(扑尔敏)、皮质激素治疗后,消化道症状消失,恶心呕吐症状消失,1月后食欲味觉基本恢复正常。再服诺氟沙星又出现上述症状。
1.3变态反应常见有,急性荨麻疹,药物热,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喉头水肿伴胸闷及过敏性休克。
1.4肝脏毒性主要表现为生化指标异常,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巩膜及皮肤黄染。
1.5心血管系统反应,据文献[2]报道1例患者因支气管炎用莫西沙星0.4g,45min后出现心动过速(心率120次Pmin)未作处理,以后逐步缓解。
1.6过敏反应,据文献[3]报道1例患者胆总管手术后,给诺氟沙星0.2g,口服,4min后出现过敏性休克。
1.7肌肉,骨骼系统ADR有少量患者使用时可发生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
1.8肌腱病变报告最多是培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发生极为罕见。
1.9瓜祠反应,光毒性常为急性发病,以瓜祠性皮炎最多,表现为红斑水肿、丘疹、小水泡等,用药时要注意避光使用。
2预防措施
2.1严格控制用药指征及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有过敏史者应慎用,18岁以下禁用[3]。
2.2预防性使用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疗程不宜过长,用药要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对症处理。
2.3在使用药物时,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日光照射。
2.4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利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该药历经了40年的发展,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在使用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只有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抗菌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王文霞.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8):112~113.
[2]徐雨,姚瑜.喹诺酮类药物致细菌死亡的作用机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8,29(6):262~267.
[3]虞爱华,苏淑慧,韩铁铮,等.吡哌酸对儿童骨关节的远期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6,6(3):127. [4]余澄清.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8):74.
[5]金少华.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的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4):98. [6]黄玫,曲晶.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217~2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