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沟通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VIP

家庭式沟通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式沟通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家庭式沟通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丁艳平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 湖北谷城 441700)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65-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脑卒中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1], 脑卒中后,多数患者都留有如偏瘫、失语、口角歪斜等后遗症[2-3],造成生活不能自理,感情不能交流,使患者难以接受眼前的现实,患者思想压力很大。为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加快疾病的康复,我科从2014年2月开始尝试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结合家庭式沟通的护理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科诊断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24例,男58例,女66例,年龄59至80岁,平均年龄71岁。选择标准符合有脑卒中病史,且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舌僵语塞等四个症状有两个以上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年龄59~80岁,中位年龄7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61~83岁,中位年龄74岁,两组患者均除外合并有肝、肾、心功能不全及精神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疾病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评估、健康指导等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家庭式沟通,方法如下。(1)当患者刚入院时。①责任护士主动热情接待,不宜直呼患者的姓名和床号,应称呼其阿姨或婆婆、爷爷等。②亲自送患者到病房,保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光线不宜过强,尽量使病房环境与患者的家庭环境一致。③协助患者摆放日常生活用品。④向患者介绍整个病区的环境、设施、规章制度等,如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治疗室、卫生间的位置等,减少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缓解患者的不良生理反应。⑤向患者讲解住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地面潮湿时防跌倒,使用床栏时防压伤,倒开水时防烫伤等,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⑥责任护士和患者聊聊家常,包括患者的工作、家庭、子女、亲友等,缓解气氛,以示对患者的关心,使患者将自己视为其家庭成员之一,这样患者就会很自然地主动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工作。(2)在患者住院期间。①责任护士应该做好指导工作,详细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护理要点、预后等。②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的行医经验,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③此时患者往往非常需要得到 家人、亲友、医护人员的支持、关心,因此,责任护士应多鼓励患者,称赞患者家属、亲友对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使患者从内心充满幸福感,消除因疾病而导致的内心忧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④责任护士多与患者家人、亲友沟通,了解患者的饮食喜好,指导其为患者提供可口、利于疾病康复的膳食,并讲解患者的日常生活指导,预防并发症等相关知识,鼓励其多予探视,提供心理支持。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2组各项指标比较   3.讨论   脑卒中急性期过后,多数患者留下后遗症,患者思想压力大,所以心理护理是第一位的[3]。   沟通的核心含义是信息的交流,家庭式沟通的含义就是象家庭成员之间一样??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4]。家庭式沟通属于广义的心理治疗范畴。有研究[5]表明,心理治疗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疾病的恢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上结合使用家庭式沟通,可显著提高康复科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树立患者占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明兰.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内科,2009,4(5):833-834.   [2]汪红玲,汪爱玲. 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C):7-8.   [3]孙艳军,张雁,刘亚丽等.家属参与脑卒中患者早期床边肢体康复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8):1458-1459.   [4]张嘉虹,卢宁.家庭沟通的理论模式探索[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6):691-695.   [5]董秀,李德业.妇科肿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04,44(14):62.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