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歌德哲学思想.pptx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精气和敬畏就会充溢我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这句话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并被刻在康德的墓碑上。目录 一康德生平 哲学思想 二仰望星空 敬畏苍穹 三 四理性自由 道德自律整体解读 现实意义康德 Immanuel Kant(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日耳曼人,作家,1724年4月22日生于K?nigsberg(哥尼斯堡),1804年2月12日逝,年79岁。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和集大成者。康德 Immanuel Kant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这使得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上学之后,对宗教开始怀疑。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1748年,康德大学毕业。1755年,康德以助教开始教授哲学。康德的课在学校很学生受欢迎。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其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平淡的一生,但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虔信派:指十七、十八世纪在基督教中的一种运动,寻求将实践与神秘两股趋向结合在一起,以代替正统派那种过度系统化的教义所导致的僵化仪文。虔信派认为宗教改革运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因为除非教会不断地革新自己(个人也好,团体也好),否则她无法走出基督所宣传的天国。)哲学观点与著作 philosophical viewpoint康德哲学理论的基本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康德的伦理学理论也十分有影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康德及德国古典哲学哥白尼式的革命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康德-拉普拉斯假设:星云群在转动的过程中渐渐瓦解,并因为万有引力而压扁,然后成为星体与行星。康德的哲学 philosophical viewpoint康德及德国古典哲学1770年,康德发表论文《论感觉世界与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将其哲学划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两阶段。康德的哲学被称为“批判哲学”。 批判在这里的意思是考察分析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概括总结,建立一个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 康德 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康德的哲学 philosophical viewpoint宇宙不变论与星云说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知识关于外在事实的知识康德的哲学 philosophical viewpoint“哥白尼式的革命”休谟的怀疑论使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理想陷入困境法国思想家卢梭将自然与文明、道德与科学对立起来康德认为,形而上学虽然作为科学是不可能的,但形而上学却体现了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最高理想,就是企图超越自身的有限性,通达至高无上的自由境界通过批判,为形而上学寻找出路。只要符合自己的法则不矛盾就是普遍必然的。必须建立在感觉经验智商,只能是或然的。“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