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章_厌氧性细菌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厌氧芽胞梭菌属(Clostridum)包括157个种,均为革兰阳性大杆菌,有芽胞,多数必须在严格厌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大部分为腐生菌,有个别菌种可引起人类疾病,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等。;案例13-1
患儿,男,8天,因阵发性哭闹、面色发青伴吮乳困难1天收入院。入院查体:易激惹,哭声紧,呼吸尚平稳。牙关紧闭,颈部略有抵抗感,腹肌紧张。脐带未脱,脐窝内有脓性分泌物。询问病史,在家中接生。入院后抽搐频繁,角弓反张等,第3天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处于昏迷状态,重症监护,给予镇静止痉抗感染等治疗。抽搐发作减少,并逐渐清醒,能自行吸吮奶液。
思考题:
1.该患儿应诊断为什么疾病?依据是什么?
2.该病如何进行防治?;一、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C.tetani)是破伤风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菌体细长,有周身鞭毛,芽胞圆形,比菌体大, 位于菌体顶端, 呈鼓槌状。严格厌氧,在血平板上出现棉子样菌落。在疱肉培养基分解肉渣变黑。芽胞的抵抗力较强。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感染所具备的条件:
①伤口窄而深,伴有泥土和异物污染; ②局部组织缺血(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
③混合感染(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
;2.破伤风梭菌能产生两种毒素:
①破伤风溶血毒素
②破伤风痉挛毒素,属于神经毒,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力。其毒性仅次于肉毒毒素,对人的致死量小于1μg, 仅次于肉毒毒素。化学性质为蛋白质,不耐热,易被蛋白酶破坏。可脱毒变成类毒素。
毒素→局部神经细胞、淋巴、血液→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破伤风痉挛毒素→蛋白酶裂解→轻链(A链)和重链(B链)
重链(B链)→结合到运动神经膜受体(神经-肌肉结合点)→从外周神经末梢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经传入神经末梢→中枢神经系统。
轻链(A链)是一种锌内肽酶→裂解储存有抑制性神经介质小泡上膜蛋白特异性肽键→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引起肌肉强直性痉挛(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 破伤风病人角弓反张;案例13-1提示
本患儿应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依据:①家中接生,可能存在不洁断脐史。②潜伏期8天,反复抽搐,牙关紧闭,吮乳困难,颈抵抗等典型破伤风症状体征,结合病史可作出明确诊断。涂片染色镜检可协助诊断。
3.免疫性-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4.微生物学检查法
;5.防治原则
①?特异性预防(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②正确处理伤口-彻底清创?
③?紧急预防: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1,500~3,000u
↗(-)分3~4次注射,每次间隔30分钟
皮试
↘(+)×注射
;④ 特异性治疗: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0~20万u
↗(-)大量快速一次性注射
皮试
↘(+)少量多次脱敏注射法
⑤对症治疗
案例13-1提示:
防止形成厌氧微环境是预防破伤风十分重要的措施,对伤口应彻底清创扩创,局部使用抗生素,伤口损伤严重时用TAT进行人工被动免疫。特异性预防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进行人工主动免疫。特异性治疗应早期、足量使用TAT。但要注意无论使用TAT进行预防或治疗,都要先做皮试。
;二、产气荚膜梭菌;二、产气荚膜梭菌;案例13-2提示:
涂片镜检:采集患者水疱液及坏死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见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圆,有荚膜,多数成对排列。以上形态特点符合产气荚膜梭菌。
案例13-2提示:
培养特点:厌氧生长,能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有“汹涌发酵”现象。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双层溶血环。; 产气荚膜梭菌荚膜; 分型:根据产气荚膜梭菌的4种主要毒素(α、β、ε、ι)产生情况,可将其分为A、B、C、D、E5个毒素型。对人致病的主要为A型。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有10余种外毒素)
(1)α毒素-卵磷脂酶,能造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溶解,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溶血和组织细胞坏死。
只有部分型别的菌株产生β、ε、ι毒素,可引起组织坏死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⑵κ毒素-胶原酶,引起组织坏死作用。
⑶肠毒素(多数A型菌株和少数C、D型菌株产生)-食物中毒
2.所致疾病
⑴气性坏疽 60%~80%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死亡率高达40%~80%。 致病条件与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nvoee英沃 VC610系列数控机床专用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图形化一级全真模拟题.docx VIP
- 政教处主任职责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docx VIP
- 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模拟卷7(一级).docx VIP
- 5.2 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实用教程一级U4过去将来时.docx VIP
- 广东省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doc VIP
- 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一级).39.docx VIP
- WIN7操作系统练习题题库版.docx VIP
- 初中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