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岗前教育培训201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岗前教育培训2010

医 院 感 染 与 疫 情 上 报 知 识 培 训;2005年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宿州眼球事件 ;2008年西安新生儿死亡事件 ;2009年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 ;2009年广东汕头一医院18名剖宫产妇术后感染事件 ;2009年广东汕头一医院18名剖宫产妇术后感染事件 ;医院感染;传染病;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即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身体以外,通过一定的媒介传到病人而引起病人发生感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即病原体存在于病人自身体内,由于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易位或菌群失调而导致病人自身发生感染。;医院感染的报告要求有哪些;医院感染暴发;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医院过错?;现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微生物标本送检的基本原则;微生物标本送检的基本原则;血培养标本采集时机 及采集次数要求: ;血培养标本采集时机 及采集次数要求: ;血培养标本采集时机 及采集次数要求: ;血培养标本的运送要求;如何正确留取脓或伤口标本;什么是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的定义:;1、医疗废物的分类;感染性废物(1); 感染性废物(2);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大家注意:禁止将医疗废物在非收集、暂存地点倾倒、丢弃或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禁止将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混装,一旦发生混装,应当按医疗废物处理。 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 锐器物品如针头、穿刺针等应放入坚固、耐刺的容器中,以防工作人员不慎被刺伤。 ;医院内肺炎(HAP/VAP)的预防措施: ;医院内肺炎(HAP/VAP)的预防措施: ;医院内肺炎(HAP/VAP)的预防措施: ;医院内肺炎(HAP/VAP)的预防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病区内各类用品表面如何消毒?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病人的隔离 ;防护隔离: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隔离病室内保???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一般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等专人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器械,每次用后,应进行高水平消毒。保持病室清洁,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家具、门把手、栏杆等),每天清洁,擦拭消毒。 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渐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定期到微生物室察看细菌培养情况,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隔离措施落实情况,并列入考核。;医院地面如何消毒;隔离与标准预防、职业防护 ;隔离的原理是什么;标准预防;其基本特点为: ;接触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 ;接触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 ;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外科预防用药;围手术期用药方法;结论:抗生素应该在皮肤切开前半小时或麻醉诱导开始时;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干预方法;电热毯;;倡导正常体温;手术区域备皮问题 关于手术部位备皮方法与切开感染率的关系;术前备皮;手卫生;洗手:指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指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指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流动水洗手缺点;酒精擦手剂的优点;肥皂含菌浓度:3×103-4个/g;洗手指征;洗手指征;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口罩的类型;四种口罩比较;;;口罩的使用;手套的使用;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鞋套的使用;帽子的使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乙肝、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3.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传染病上报 ;传染病上报病种及时限(主要病种,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乙类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