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王晓红
(黑龙江省尚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尚志 150600)
【摘要】目的:探讨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及应用。方法:对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可根据其对正常心肌组织的电生理作用分为I、Ⅱ、Ⅲ和Ⅳ4大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多种通道和多种受体,如胺碘酮对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a受体、beta;受体都有阻滞作用。结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心脏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改变传导速度。
【关键词】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060-02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指能够抑制心脏异常电活动和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其具有两面性,既能抑制心律失常,又能促发心律失常。按Vaughar williams分类法,分为I、Ⅱ、Ⅲ和Ⅳ4大类,其中I类药又分为A、B、C,3个亚类,现分析如下。
1.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膜稳定剂)
1.1 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钠、钾通道同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钠通道开放的作用可使快反应纤维的动作电位Vmax减慢,异位起搏点细胞动作电位4相坡度减低;由于钾通道阻滞,使细胞复极化减慢,同时延长有效不应期(ERP)和动作电位时间(APD),但后者延长更为明显。故ERP/APD增大,使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而终止折返;使房室附加通路(旁路)的不应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抑制预激综合征合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在预激综合征伴房扑或房颤时可减慢心室率。临床常用药物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安他唑啉、吡美诺、常咯啉、阿义马林[1]。
1.2 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轻度抑制0相除极速度,缩短动作电位时间,Q-T间期缩短,使心室致颤阈值提高。对钠通道作用强度弱于Ia类。对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对房性心律失常一般无效,对传导基本没有影响。临床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钠、妥卡尼、卡马西平和安搏律定等。Ib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来源于神经系??,包括嗜睡、麻木、语言困难、头昏、定向力障碍、肌肉震颤、焦虑不安、恐惧等,严重者可发生短暂视力模糊、呼吸抑制和惊厥。心血管症状包括心率减慢、窦性停搏、传导阻滞、血压下降,口服药物还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偶有影响造血系统及皮疹的报道[2]。
1.3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抑制钠通道作用最强,明显抑制O相上升速度,可使PR和QRS时问延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而对复极基本没有作用,QTC无明显延长,消除冲动形成及传导异常,减低心房和心室肌(尤其是缺血心肌)的4相除极坡度,抑制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提高心肌细胞阈电位;对房室旁路能延长有效不应期,抑制前向或逆向传导。
此类药物具有较弱的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可使心功能代偿不全患者心排血量降低,动脉压下降,肺楔压升高,对外周血管阻力影响不大。大部分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常用药物有普罗帕酮、恩卡尼、氟卡尼、劳卡尼、莫雷西嗪和西苯唑啉。致心律失常作用是该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诱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2.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1 药理作用
这类药物主要阻断beta;受体而对心脏发生影响,同时还有阻滞钠通道、促进钾通道、缩短复极过程的效应。表现为降低窦房结、房室交界区和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减慢0相上升最大速率而减慢传导速度;某些药能缩短APD和ERP,且以缩短APD为显著;某些药在高浓度时还有膜稳定作用。
2.2 临床应用
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吲哚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和艾司洛尔等。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beta;受体阻滞剂适用于下列情况:①窦性心动过速。②情绪激动或运动引起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③运动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④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嗜铬细胞瘤所致的心律失常。⑤遗传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⑥二尖瓣脱垂或肥厚性心肌病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⑦房扑、房颤时用于减慢心室率。⑧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律失常。
3.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3.1 药理作用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对传导影响较轻。其机制通常是抑制动作电位“2”、“3”相的钾离子通道,一些新制剂可能是激活平台期的钠通道而延长动作电位时间。
3.2 临床应用
常用药物有胺碘酮、溴苄胺、索他洛尔、倍他尼定等。预防致命性室速、室颤、复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律失常;用于心肌梗死后、肥厚性心肌病及心脏手术时发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