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姓 史 考.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郭 姓 史 考

郭 姓 史 考 冀南鲁北一带郭氏始祖于明永乐二年从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迁入,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1936年首次修撰及之后续修的《郭氏族谱》,对迁入后的地域分布、宗系名册等作了详细记载,从而为后人知根源、明世序、识亲疏、辨长幼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和追溯古往今来氏族发展的史迹,将更是郭氏后裔的共同愿望。为此,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特整理编写出《郭姓史考》。谨以此作 为对族谱记载的拓展,并作为对永乐之迁600周年的献礼。 一、郭姓由来 “姓”是表示有血缘脉络的宗族徽号,起源于母系社会,意为“女” 所生;“氏”则为同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会。姓氏来源渠道很 多:有以祖先族号为姓氏者(如唐、夏、殷等);有以赏赐爵位为姓氏 者(如王、公、伯、侯等);有以受封国号为姓氏者(如齐、鲁、郑、 魏、郭等);有以所事职业为姓氏者(如陶、卜、匠等);有以受任官 衔为姓氏者(如司马、司空等);有以居住之地为姓氏者(如城、郭、 园、池等。在我国大多数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较少;而日本人的姓, 大多数是因居住地而的,比如竹下、田中、田边等)。 关于郭姓人的得姓史书记载甚多,概之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以居处取姓。“郭”原本字义为古代在宫城外围加筑的护卫墙。据《潜夫论》及《风俗通》所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即中国古代一些居住在护卫城墙附近的人,以居处而取郭姓(其中还有些居住在东外城的人取姓东郭)。 以居处取姓的一支郭氏源于夏、商时代。在上古夏后氏族部落领袖禹的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郭姓就已得姓开基。据古书记载:“禹乘二龙,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驭手郭哀”。由此可见,郭支与郭哀是中国有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又据《百姓祖宗图典》记载:“上古夏代有人叫郭支,商代有人叫郭崇,均因为居住在城郭附近,以地名作为姓”;《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故后人公认他们是分别在夏、商时代以居处取姓开基的郭姓始祖。 (二)以封地为姓。郭姓的另一支是从三千年前的周朝王室分支出来的,由虢转化而来;而虢最初只是周朝分封的黄帝后裔姬姓诸侯国国名,后以“虢”所转之“郭”取姓。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具体过程是:周灭商之后,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建立者。继承其父文王遗志,联合诸族率军东攻;在今河南汲县北的牧野之战取得大胜,遂灭商建立西周,建都于今陕西西安南沣水东岸)于西周初年(约前1066年)分别封周文王姬昌(季历长子,商末周族领袖;商纣王时名为西伯,亦称伯昌)之次弟虢仲(季历次子,周武王二叔)于东虢(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三弟虢叔(季历三子,周武王三叔)于西虢(又称成虢,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部),号称二虢。其中,西虢地居于虞(周代诸侯国名,故址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今称古城)、郑(周代诸侯国名,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宣王之弟郑桓公,最初在今陕西省华县东)之间。到西周末年(前771年),周王室衰微,申侯勾结犬戎作乱,周幽王被杀于骊山,周王室被迫东迁。西周灭亡后,西虢也向东迁移,东迁后分为两部分:徙居下阳(分属于今山西省平陆县)者,因处滨河之北,称为北虢,系西虢宗庙社稷之所在;徙居上阳(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占据河南省三门峡和山西平陆县一带)者,称为南虢,系西虢东迁后建都之所在。由于郑武公与晋文侯在辅佐周平王(东周国王,幽王太子,申后所生;幽王被杀后,他被申、鲁、许等国拥立于申,后东迁并依靠晋郑两国夹辅立国,前770-720年在位)东迁河南洛阳时立了大功,深得平王依重,遂将郑连同其财产、部族、家属及商人从陕西迁至河南虢与郐(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今河南省密县东北)之间。郑武公即位后,先后于平王二年(前769年)灭郐国、平王四年(前767年)吞并虢国,建立郑国(建都今河南新郑。郑武公、庄公相继为周平王的卿士,春秋初年为强国,后渐衰弱,前375年为韩国所灭)。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强行分封给郑武公。从此,郑国日渐强盛,同时平王的做法也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周代诸侯国,其疆域在今湖北省,后来扩展到湖南省北部、河南省南部及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从楚庄王时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周围许多国家,被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是其中之一。当时,楚庄王起兵向周平王问罪,率陆浑(地在河南省嵩县东北)之师伐周灭虢。周平王大惧,不得不找到虢叔裔孙序并封其为虢国(地在今山西太原市阳曲县)国君作为补救,号曰“虢公”。因虢、郭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