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症状性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症状性精神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是指在原发的躯体疾病过程中,由于影响了脑功能而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
内脏器官各种疾病—炎症,肿瘤。
内分泌各种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营养代谢性疾病
胶元结缔组织疾病
早在1921年 Bonhotffer 命名为外因性反应型。
美国将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归于脑器质综合征。
我国CCMD—3 将症状性精神病归纳入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病因:1,个体差异—在患者相同的躯体疾病的病人中,有的出现精神障碍而另一些人则不发生,且躯体疾病的轻重程度与精神障碍并不是行的,可能与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有人观察性格急躁,易怒,易兴奋的人发病率略高于性格沉默少语的人。
2,生物因素:a,遗传—根据遗传生物学研究可能有遗传因素,基因突变。
3,神经机系能状态:长期紧张,疲劳,睡眠不足。
4,心理社会因素。
(二)发病机理: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出现的精神症状并不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种类而与下列因素有关:
1,身心障碍—指对躯体疾病产生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易激惹,多疑,孤独。
2,精神障碍—是由躯体疾病产生的生物因素直接所致。如能量供应不足(脑供血不足,脑缺氧)毒素作用,水电解质紊乱,应激反应,神经递质改变。
3,大部分病例中由上述两者共同作用。
三,临床特点及表现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虽可因原发疾病的不同,精神症状有所异,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点:
1,精神症状的非异性:不同的病因可引起相似的精神障碍。
2,一般起病较急者,以急性器质性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综合征),多发生在躯体病高峰期。
慢性起病
疾病早期 → 以脑衰弱综合征为主
恢复期
疾病晚期—可出现慢性器质性精神障碍,以人格改变或智能障碍为主。
三,临床特点及表现
3,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在程度上常呈平行关系,其临床表现也随躯体病的严重程度变化而转变,可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各类精神障碍常反复,交织出现,错综复杂,症状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4,病程和预后取决于躯体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预后一般是可逆的,恢复后大多不遗留精神缺陷,少数长期陷入昏迷者,偶可遗留人格改变或智能减退。
(四)临床常见综合征
1,脑衰弱综合征:多见于躯体疾病的初期,恢复期,恢复期或慢性躯体疾病的过程中。患者感到疲倦虚弱无力,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或脆弱,常伴头痛头昏。感觉过敏及虚汗,心悸,食欲不振等躯体不适。
2,意识障碍综合征(急性脑病综合征)
多继发于急性躯体疾病或急性应激态,起病急骤,症状鲜明,病期较短,症状可随躯体疾病好转,而恢复或因随躯体疾病的迁延而转为慢性状态或谵忘状态最为常见。
(四)临床常见综合征
3,器质性情感障碍综合征:
躯体疾病患者常可出现情感障碍,其临床表现有时很难与功能性情感障碍相区别。
Kitlhoz把体因性抑郁分为三类 如下:
脑部结构改变所致为脑器质性。
躯体疾病引起称病状性。
药物所致为药原性。
在DSM—Ⅲ—R 及 ICD—10 都采用了这名称,其特征为精神障碍一般出现在躯体疾病之后,但并不包括由于患者得知了自身疾病而引起的情绪反应。
(四)临床常见综合征
①器质性抑郁
在众多的躯体疾病中,以内分泌疾病最为多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亢进,脑下垂体功能不全(席汉氏病),阿狄森病,柯兴综合征及妇女产后,均可发生抑郁症状。
②器质性躁狂:
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月经周期性精神病等,均可出现典型的躁狂症状。
(四)临床常见综合征
4,痴呆综合征。
是大脑认知功能的全面受损,以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等功能减退和人格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
5,遗病综合征。
是一种选择性或局限性认知功能障碍,病人意识清晰,智能相对良好,突出的临床表现为近记忆力障碍和虚构。
6,精神病性症状。
包括各类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思维障碍和行为紊乱。
五 诊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