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种基于PCI总线的ATM网络用户接入设备设计
唐德智 孙海荣
(电子科技大学光纤通信国家t点实脸室 成都 610054)
【摘 要】能否提供价廉的ATM设备走关系到ATM技术的推广应用的重大
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C[总线构建低成本ATM用户接入设备的方案.
【关键词】ATM,AALI,PCI总线。UTOPIA总线,ATM网卡
I 引言
ATM是一种基于信元的交换和复接技术,由于采用53字节长度的信元,可以实现高速的
硬件交换和多种业务流的综合,而且ATM具有QoS(QualityofService)机制,能将业务特性
相差很大的数据流进行综合传输井获得一定的统计增益,因此ATM技术是一种适合于综合业
务的通信技术。
在某些应用场合,用户接入设备需要支持AALI适配。AALI适配方式用于需定时恢复的
恒定比特率业务(CBR 知的适配,典型的CBR业务是电路仿真。电路仿真使ATM网络能利用
现存的TDM传输线路和访问电路来端接PBX等非ATM设备,并为分组语音传输提供一个临
时步孩.ATM网络上的语音传输最终要使用在ATM上的语音和电话(VoiceAndTelephony
OverATM-VPOA)标准,这是ATM论坛最近制定的一个标准,它能更高效率地支持语音
通信,但目前还无成熟的产品。在实时语音通信方面,ATM网络具备其它现有数据分组网
所无法比拟的性能,我们的用户接入设备方案支持接入El电路仿真和64Kbps数字语音,采用
AALI对这类CBR业务进行适配。另外,该设备还支持以太网接入。
2 基于PCI总线的用户接入设备的总体结构
目前,ATM设备价格还很昂贵。如果获得一个ATM端口,用户一定会考虑如何才能
充分利用它的带宽,并尽可能多地接入各种业务,这就要用到ATM接入设备。市场上己
经有一些商业化的产品可供用户选择,但用户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利用插在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总线上的多个插卡也可以构建ATM用户接入设备,正如可以利用插
在计算机总线上的多个网卡实现路由器功能的原理一样。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方案会对用户
有吸引力。该方案的系统结构如图I所示。方案的实现依赖于PCI总线的高带宽和ATM网卡对
多种业务的支持能力。下面先介绍PCI总线和ATM网卡,在此基础上介绍以太网和CBR数据
的接入方法。
2.1 PCI总线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利用高速的处理器和外设控制器,Intel与其它公司在1943年联合发表了PCI
总线标准。目前众多的厂商支持PCI总线,其中包括DigitalEquipment(DECAlpha),Motor
ola (PowerPC和Intel(Pentium)e基于PCI总线来构建ATM用户接入设备是因为PCI总线有以
下特点:
(1)支持线性突发传输,具有总线控制能力。
.466 ·
CBRLine
UTOPIABUS 155MbpsUNI
PCIBUS
CPU localBUS MemoryBUS
PCIMOST
CPU 曰Manimemory
Cache/Bridge
令
图1系统结构
与ISA总线的DMA方式原理相同,当PCI主设备控制总线时,、它在33MHz的总线时钟同
步下,以32位总线宽度连续地对主存(包括映射为主存的存储钧进行读写,最高可达1Gbps
的读写速率。主机可以通过读写主存Cache并行工作。主设备在占用PCI总线前,先向总线仲
裁器提出申请。一旦申请被批准就接管PCI总线控制权,开始传输数据。当总线上挂接多个
设备时,可能出现几个主设备同时申请总线使用权的情况,造成总线可用带宽有所下降,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HVCVD法生长硅基碳化硅薄膜研究.pdf
- UHVDC换流阀及其晶闸管元件试验程序的优化.pdf
- 以丙烯酸为主体的多元共聚物在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pdf
- 以材料物理基础理论对表面强化技术进行分类.pdf
- UL大电流电弧引燃度验方法的验证与分析.pdf
- UMS容错执行软件设计.pdf
- 中国与美国的大学在知识经济中的机遇.pdf
- 中国与苏俄老舍研究比较.pdf
-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各类监控指挥中心的解决方案.pdf
- 一种同播ATM交换网络.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