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届丙烯酸科技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以丙烯酸为主体的多元共聚物在
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
王 勇
(北京东方化工厂,101149)
摘 要
本试脸首先合成了聚合用单体— 异丙烯麟酸(IPPA),并分别与丙烯酸
(AA),2-丙烯鱿胺基--2一甲基丙横酸(AMPS)进行共聚,得到了一系列多元共聚
物.对它们阻垢和缓恤性能评定结果表明,单体种类和配比是影响共聚物性能的
重要因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1.聚合物中的(OOH基团对队破酸钙垢起主要作用.
2.AMPS的存在,对胆磷酸钙有非常好的效果,AMPS达到一定比例时,共聚
物的胆垢率可达到90%以上,但共聚物的用童必须超过某一临界值.
3,在援性方面,IPPA的均聚物PIPPA的缓伙效果比校好.而IPPA与AA,
AMPS共聚后产生协同效应,共聚物的缝性性能得到提高.在一定的范围内,IPPA
的配比越大,共聚物的缓独能力也越强.
1 前言
众所周知,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最初目标之一便是阻止碳酸钙和碳酸钙垢的生成,防止管
道腐蚀.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聚磷酸盐,虽然对阻止水垢和缓解腐蚀有一定的作用,但总体
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由于聚磷酸盐在水中水解生成正决酸k(P(y-),其存在将会导致
水中菌藻的大量滋生,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公害较大.不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和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首先开发成功并投人使用的聚丙烯酸和聚马
来酸,使水处理技术得到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使用范围小,种类数目少.以后人们又陆续开
发了带有多种基团的多元共聚物。八十年代,国际上出现了含磺酸基团共聚物的开发热潮。
目前国内已有含2-丙烯酸胺基一2一甲基丙磺酸 (AMPS)的共聚物问世.再就是含麟聚合物
的研究.即将含腆酸基团的单体与其它单体共聚,将经基与腆酸基结合在同一个分子上,被
称为麟基亚基聚拨酸.由于共聚物中同时含有-PO(OH):基和一COOH基,因而具有较好的
阻垢能力和一定的缓蚀作用。目前全有机配方的兴起,为共聚物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以丙烯酸为主体的共聚物,以马来酸为主体的共聚物和以AMPS为主体的共聚物不仅有良
好的阻碳酸钙和磷酸钙垢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缓蚀能力和极强的分散作用.总之,共
聚物具有下述一些特点:
- 101-
第五届丙烯酸科技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1.可利用具有不同功能基团的单体,按一定配比聚合成具有特殊水处理功能的共聚
物
2.和其它水处理药剂结合使用,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水处理效果,并降低产品成本
3.可利用的单体种类多。
4,使用水质范围广。
5.公害间题相对较小,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
本文以上述分析为依据,合成了一些多元共聚物,并评定了其阻垢和缓蚀性能。
2 基础理论
2.1共取反应
共聚物的合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单体的配比,加料方式,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反
应温度及竞聚率等.
单体共聚,首先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形成自由基,即所谓的链引发阶段.
I- R R ‘十MRM
其次是联增长,自由基与单体结合使分子链长长
RM’十Mf--RM,* RM,十M--RM,…… RMco-n+M-RM,
最后是链终止阶段,两个自由基相互结合形成终止的大分子.
Rivio一 终止聚合物
2.2 阻垢机理
天然水中含有多种盐类,如重碳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其中以溶解的重碳酸
盐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镁最多也最不稳定.容易分解产生碳酸盐.因此,如果使用含重碳酸
盐较多的水作为冷却水,则会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钙垢.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换热器的传热功
能,加速设备的损坏.
重碳酸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代数多重网格求解器及其在不可压粘笥流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pdf
- TURBO码最佳性能的交织器设计.pdf
- 五四儿童文学想象中国的跨文化实践.pdf
- 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pdf
- 五四新文学源流再追溯.pdf
- 代谢工程的原理及应用.pdf
- 代谢模式识别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1).pdf
- 中国“入世”后石油石化工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pdf
- 上海路基填土CBR值现状及提高.pdf
- 中国3种野生稻保护策略的初步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