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地层沉积大迁移及成因分析.docx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地层沉积大迁移及成因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地层沉积大迁移及成因分析

文章编号:0253Ο2697(2002)06Ο0016Ο04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地层沉积大迁移及成因分析伟1,21白淑艳2李刘宝(1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2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北京100083)摘要:柴达木盆地早、中、晚侏罗世地层分布的变化较大,其沉积中心经历了自西北向北、再向东北的两次大迁移过程。在早侏罗世,盆地西北部边缘发育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断陷河湖沼泽沉积,中侏罗世以盆地北部边缘的广盆式断陷河湖沼泽沉积为特征,晚侏罗世以盆地东侧的山间凹陷干旱河湖沉积为主。对柴达木微板块西侧的中生代火山岩及与之相邻的塔里木板块、羌塘板块的地磁古纬度的对比分析表明,该盆地侏罗系板块之间不同性质的相互作用是控制其沉积,并造成其沉积大迁移的主要原因。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沉积迁移;沉积成因;板块作用中图分类号:TE11113文献标识码:A柴达木盆地是一个以侏罗纪以来的沉积为主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温暖潮湿气候下的含煤沉积、晚侏罗世至早第三纪早期的干旱河湖沉积及早第三纪中后期以来的干旱盐湖沉积1。由于印度板块的持续向北俯冲及各相邻板块之间构造运动的影响,柴达木盆地自侏罗纪以来,其沉积与沉降中心曾多次发生较大的迁移2。冷科1井下侏罗统下部湖西山组的建立Ο不仅证实了下侏罗统地层分布的较大变化,而且还揭示了早侏罗世与中侏罗世的沉积中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迁。早中侏罗世沉积中心的变化与烃源岩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更影响到侏罗系地层所生成的油气分布。如果能够找到早、中侏罗世沉积中心变迁的规律,就能更有效地预测油气分布规律,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工作。侏罗纪地层的沉积分布与迁移特征由于柴达木盆地在侏罗纪早、中、晚3个不同时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与构造环境,致使其3个时期的地层发育差异很大。(1)早侏罗世在盆地西北部边缘发育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断陷河湖沼泽沉积。柴达木盆地下侏罗统地层主要分布在冷湖—南八仙构造带3以西及以南地区,其南部边界可能在一里坪凹陷南斜坡的中下部地区Π。这一区域是其分布最广的地区,包含有冷湖、鄂博梁Ⅰ号、鄂博梁Ⅱ号与伊北4个沉积中心(图1)。各沉积中心的一侧都存在明显的基底大断裂,基底大断裂的走向不仅与沉积中心的走向基本一致,而且与该区地表第三系的挤压线性构1注:图1、图2、图3参考《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机制及油气领域预测》编制图1Fig11柴达木盆地早侏罗世构造古地理示意图PaleogeographyandpaleostructureofEarlyJurassicinQaidamBasin造的走向也一致,这说明在其沉积时发育一定程度的张性断层。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盆地、新层系、新领域研究和科学探索井的选择与实践”项目(95Ο81Ο1C)。作者简介:李伟,男,1963年1月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高级工程师,现为成都理工大学沉积所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Ο席萍,唐伦和,等.柴达木北缘冷湖构造带科1井地层对比与划分研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青海石油研究院.19981Π杨福忠、李伟,等.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特征与评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青海石油研究院.20001第6期李伟等: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地层沉积大迁移及成因分析17下侏罗统地层在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的宗务山山前也有零星的下侏罗统煤系地层存在,但是主要分布于大柴旦东西两侧4,并发育有局限的河湖相沉积。根据地震剖面分析,在盆地西部的南翼山地区也有可能存在中、下侏罗统的沉积Ο。但是,冷湖构造带以东的中侏罗统地层在该构造带不整合超伏尖灭于下侏罗统地层之上5。这表明冷湖构造带以西的凹陷区下侏罗统地层沉积后发生了强烈的以抬升为主的构造运动,盆地西部地区在此时发生整体抬升,形成较大面积的中侏罗统地层沉积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南翼山地区很可能存在的是下侏罗统的地层。另外,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的阿尔金断裂构造带中的索尔库里地区也存在零星的下侏罗统地层6。在苏干湖盆地中央也明显存在大断裂的下侏罗统断陷河湖沉积4。(2)中侏罗世以盆地北部边缘的广盆式断陷河湖沼泽沉积为特征。中侏罗统地层主要分布于两个区域(图2),一是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地区,即冷湖—南八仙构造带至阿木尼克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有可能还与苏干湖盆地相连通。湖盆的沉积中心主要在鱼卡地区,该区不仅发育有大煤沟组的煤系地层,而且发育有较厚的油页岩4,6。尤其是其油页岩的存在,说明中侏罗世在这一地区图2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构造古地理示意图Fig12PaleogeographyandpaleostructureofMiddleJurassicinQaidamBasin不仅存在温暖潮湿有利于大量生物生成的气候,而且在中侏罗世后期还发育非补偿7环境下的盆地边缘断陷沉积,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