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课短文两篇
第十四课短文两篇
第十四课 短文两篇
Ⅰ 学法导引
《短文两篇》包括《黄鹤楼》和《于园》两篇文章。《黄鹤楼》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出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于园》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悠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而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学习短文,首先要读课文,做到“三看一查”: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练习”,查工具书。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语,再合作探究讨论交流黄鹤楼和于园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体会《黄鹤楼》句式多变、多用对偶的语言特色,体会《于园》雅语、俗语兼用,有极强表现力的语言特色;然后反复诵读,加深理解文章内容,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Ⅱ 要点精讲
字词积累
1.隅:角落。注意“隅”勿写为“偶”。
2.闼(tà):门
3.绝壑:陡峭的山沟。
4.啾唧(jiū jī):细小而碎杂的声音。
5.颓然:柔顺的样子,文中是舒坦的意思。
6.碧窈:碧绿幽远。
7.槛(jiàn):栏杆。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①阎伯理,唐代人,一作“阎伯(chéng)”。
②张岱(1597—1679),字宋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琅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黄鹤楼
历史上,人们将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益显,岳阳楼也因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所知。惟有黄鹤楼,它名扬四海主要归之于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并不因一篇文章而名闻遐迩。
Ⅲ 课文整合
课文结构
《黄鹤楼》节选自《黄鹤楼记》,这段文字句式整散结合,富有变化,多用对偶,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至2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于园》抓住于园山石和建筑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在语言上雅语、俗语兼用,十分传神,极富表现力。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于园所在地及其主人,交代了自己得以游园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段):写游于园所见所感。
教材赏析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img src=c:\全科学习\初一\语文\第十四课短文两篇\1.bmp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img src=c:\全科学习\初一\语文\第十四课短文两篇\2.bmp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img src=c:\全科学习\初一\语文\第十四课短文两篇\3.bmp
思考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显者:
②绝壑:
③显:
2.文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3.于园的特点是什么?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②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5.请说说你最欣赏于园景致中的哪一点,并简要谈谈欣赏的原因。
解析 1.①有名声、有地位的人。②极陡峭的沟壑。③显扬,有名声。
2.不仅写出假山建筑的全貌,而且赞颂了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园林主人高超的艺术构思。
3.奇在磊石。
4.①人们行走在池塘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②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点拨 翻译语句时,重点的词语必须翻译出来。
5.在一个不大的园林中,能领略到深山茂林的风光,欣赏到大自然之趣。点拨 只要是于园景致,能有理有据论述即可。
Ⅳ 课外类文
人而鬼
img src=c:\全科学习\初一\语文\第十四课短文两篇\4.bmp
其时有四更余,霜风飒然,闻荒冢中隐隐哭声,迤逦渐见,见一女鬼,红衣白裙,披发垢面。李挺立不惧,遂将所挑之杖殴之。鬼遂坠地号呼。
img src=c:\全科学习\初一\语文\第十四课短文两篇\5.bmp
思考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img src=c:\全科学习\初一\语文\第十四课短文两篇\6.bmp
2.文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言:说 B.为:为了
C.盖:大概 D.汝:你
3.“其时四更余”中“其”的意思是________。
4.对“呜呼!人而鬼,独是人也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啊!人变成鬼,只是这个人吗?
B.唉!是人又是鬼,难道只是这个人(如此)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