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词汇教学的隐喻能力方略新境界.docVIP

二语词汇教学的隐喻能力方略新境界.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语词汇教学的隐喻能力方略新境界

二语词汇教学的隐喻能力方略新境界 陈朗 西安外国语大学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词汇是人类交际的直接矿源和整个语言教学的奠基石。研究归纳并提升外语词汇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地位, 聚焦考察其在基本范畴词、多义词、文化词和语料库方法等教学环节中的核心价值。隐喻能力作为一种与词汇教学息息相关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应成为所有词汇教学理念的中高级目标而被正式列入课程大纲。 关键词: 二语习得; 词汇; 隐喻; 隐喻能力; 基金: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认知语言学关照下的英语专业多义词汇习得研究” (15JZ048) 的阶段性成果 The Frontiers of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Teaching Chen Lang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bstract: Vocabulary is the headspring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ntire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aper summaries and enhances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instructions while focusing on its essential value in instruction of basic vocabulary, polysemy, cultural terms and corpus methodology.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as a category of practical language ability intimately related to vocabulary transmission, ought to be acknowledged as the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goal of various vocabulary teaching notions and formally implemented into the course syllable. Keywor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vocabulary; metaphor;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1 引言 “隐喻能力”是把语言的词和句等表层结构和底层概念结构匹配起来的能力。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 还是人类通过想象进行抽象思维的具体表现, 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 也是弥合学生新旧知识间缺口的主导方式。事实上, 隐喻与语言须臾难离, 隐喻意识在语言教育中关系重大 (Yasuda 2010:267) 。用隐喻的方式组织话语是本族语者显著的语言特征, 二语者的流利性不及本族语者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缺失隐喻意识, 直白表述所占比例过大。二语习得在一定程度上是洞悉目标语中的隐喻机制并像本族语者一样隐喻式地思维的过程 (陈朗2010:48) 。隐喻能力指导外语词汇学习顺理成章, 但实际情况是, 隐喻能力在词汇教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乏善可陈 (Mac Lennan 1994;Boers 2000, 2013;Littlemore2004;Kalyuga 2008;Yasuda 2010;张维等2014;孙岚2015) , 外语教师忽视对词语认知理据的观察与讲解, 遑论学生利用隐喻有效地搭建不同事物特征联系的网络。本文拟抛砖引玉, 加大隐喻探讨对我国词汇教学实践的借鉴力度, 增强实用性。 2 隐喻能力与外语词汇教学 “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 大多数修辞语言都可溯至若干个源域或修辞题旨 (figurative themes) 。这些复现的修辞题旨可被用作词汇场的选择类型, 揭示表面上杂乱无章的修辞语言的结构和组织。这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并使其成为隐喻习得的主渠道。” (Boers2000:553-554) 提升学习者隐喻意识的总体目标可分为5方面: (1) 将隐喻辨识为一种日常语言的普通元素; (2) 辨识修辞表达背后的修辞题旨; (3) 辨识修辞表达的非任意性本质; (4) 辨识修辞题旨中可能的跨文化差异; (5) 辨识修辞题旨的跨语言变体。 (同上:566) “语法与词汇的学与教是多数语言课程的主要元素, 耗费时间, 对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