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脑出血49例临床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脑出血49例临床护理
王金铭 申婷婷 孙理信
河南省兰考县东方医院 475300
关键词:软通道;微创;重症脑出血
脑出血具有起病急聚,病情凶险,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的疾病之一。我院应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49例,配合实施整体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例均为我院内科2010-04-2013-06住院患者,男32例,女17例;年龄48-84岁,平均(65.45plusmn;6.27)岁。均经头颅CT证实符合199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1】。有明确高血压史28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8例。其中29例为基底节出血,9例丘脑出血,4例颞叶出血,2例额叶出血,3例脑室出血,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慢性硬膜外血肿。根据多田公式算【2】:出血量45-113时,平均69.5ml。入院时脑疝形成3例,深昏迷19例,浅昏迷米15例,意识模糊10例,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出血量约56ml,嗜睡;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量约125ml,嗜睡并精神异常。
1.2 治疗方法 采用改良-立体定向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技术,手术时间均为发病后4-24小时,47例脑出血及脑室出血者采用前额入路,根据CT片定位,穿刺点为正中矢状线旁开1.5-2.5cm,穿刺深度为穿刺点离血肿远端的距离减去5-10mm.确定穿刺点后常规消毒,铺洞巾,20%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用凹槽手锥钝性刺破头皮,快速三棱手锥锥透颅骨的外板,再用手锥透颅骨,应用快速三棱手锥刺破硬脑膜,将导引钢针插入F12引流导管内,通过颅骨穿刺点,沿穿刺平面,按预定的穿刺深度,送入血肿中心远端。缓慢拔出引导钢针,见有陈旧性积血流出后,取5ml注射器缓慢抽吸。引流导管可用蝶形胶布固定,连接三通阀,连接异性颅脑外引流器的部件。术后缓慢持续引流陈旧性积血。2例硬膜外血肿均为颞侧血肿,以血肿前,上部为穿刺点行引流术。
2.结果
22例(44.99)成活者中,3例脑室出血和2例硬膜外血肿均痊愈出院,其余17例脑出血中7例后遗症较轻,生活可自理,余10例均为遗留较重的神精功能缺损后遗症,7例放弃治疗,死亡20例。
3.护理
3.1 一般护理 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尽量设单人间,减少探视。病人术后应取平卧位,引流袋放置窗旁固定引流,注意补充热量,清醒能进食者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食物,昏迷患者鼻食营养支持。
3.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脑出血患者多有中枢性发热,应早期给予冰帽,控制脑部温度,以以降低脑细胞代谢和氧耗【3】,防止脑水肿。
同时在颈部,腋下,腹股沟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注意更换冰敷部位,以防冻伤。必要时人工冬眠控制中枢性高热;控制血压,术后有效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急性期以微量泵控制应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使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左右【4】,尽量不超过180/ 100mmhg.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或鼻饲降压药。如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多提示颅内压增高【5】,已并发脑疝,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意识及瞳孔的改变是术后早期反应病情的重要指标。如清醒患者较为烦躁,嗜睡患者呼唤不醒,对疼痛刺激有良好转为无反应表明意识状态恶化或颅内病情在发展。瞳孔忽大忽小,双侧不等大,均提示病情加重。
3.3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高度不超过床沿。翻身时严防牵拉引流管,以免引流管脱落。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有血凝块堵塞引流不畅,可注入2-5单位尿激酶,夹管2小时后开放引流,每日更换灭菌纱布及引流袋,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并做好引流液记录。
3.4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正常的引流液为流暗红色,陈旧性积血。如引流出新鲜血,说明脑出血继续,报告医生,于脑内注入立止血一支。置管引流3-7天,无大量暗红色陈旧性血液引出时复查头颅CT,血肿基本消失可拔管。拔管处络合碘纱布覆盖加压包扎。
3.5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氧,使血氧饱和度大于90%.当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及时给与病人吸痰和增加氧流量,给氧流量一般为4-5L/min,氧浓度40%。经吸痰吸氧病人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呼吸改善。
3.6预防并发症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定时吸痰,预防坠积性肺炎,翻身按摩骨突处和受压部位,用电动气垫床预防压疮,留置尿管者每日给络合碘消毒尿道口两次,定时开放尿液,每日更换集尿袋,神志清醒患者应鼓励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到1500ml以上,起到生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分析.doc
-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基因芯片检测诊断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doc
-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探析.doc
-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doc
-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欧阳辉.doc
-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护理配合.doc
- 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麻醉的护理配合.doc
- 支线机场塔台结构设计零应力区的分析.doc
- 支肺炎(DR)胸片28例X线分析.doc
- 支气管隆凸血管成形术对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