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珠单抗辅助双微创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ocVIP

雷珠单抗辅助双微创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珠单抗辅助双微创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辅助双微创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李佳佳 陈彬川 李帅飞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目的 分析雷珠单抗辅助双微创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在白内障合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治疗优势。方法 收集行雷珠单抗辅助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的33例患者33眼, 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早期、远期并发症, 随访124个月。结果 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均无角膜切口渗漏、前房消失及后囊膜破裂发生, 术中处理增殖膜时视网膜出血2例 (6.1%) , 无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29例 (87.9%) , 视力不变4例 (12.1%) 。末次随访时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 前房中深, 晶状体缺如或人工晶体在位, 无人工晶体夹持及移位发生, 后囊膜混浊5例 (15.2%) , 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例 (3.0%) , 玻璃体腔积血2例 (6.1%) 。结论 雷珠单抗辅助双微创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很大程度地减小了手术创伤, 角膜切口无需缝合即可获得良好的密闭性, 且雷珠单抗减少术中视网膜出血、易化增殖膜剥除, 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 雷珠单抗; 微切口超声乳化术; 23G玻璃体切割术; 白内障;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收稿日期:2016-10-09 Received: 2016-10-09 玻璃体切割术是当前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 的唯一有效手段, 保证术中清晰的手术视野是其安全进行的必要条件。术前白内障和术中晶状体混浊加重均可增加后节手术风险, 目前多主张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 随着手术技术及设备的发展, 微创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已有相关报道[1-3]。此外, PDR眼底大量新生血管增生, 术中极易出现视网膜大出血, 影响手术视野, 从而增加手术操作和手术时间, 而术前应用抗新生血管因子药物—雷珠单抗, 可有效促使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减轻血管渗漏, 减少术中视网膜大出血的发生[4-6]。本文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雷珠单抗辅助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资料,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8月本院行雷珠单抗辅助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的33例患者33眼。其中, 男性15例, 女性18例;年龄44~72岁, 平均60.6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15, 光感3例, 手动19例, 指数4例, 0.02~0.05者3例, 0.05~0.15者4例。术前眼压10.5~21.0 (15.7±2.9) mm Hg (1k Pa=7.5mm Hg) 。白内障核硬度Ⅱ级21例, Ⅲ级9例, Ⅳ级3例。PDRⅣ期17例, Ⅴ期11例, Ⅵ期5例。入选病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病程均在5年以上, 10年以上者28例, 合并肾功能不全者4例, 术前行基础疾病治疗, 空腹血糖8.0 mmol/L, 血压≤135/85 mm Hg, 凝血功能检测正常。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 联合手术前3~7 d行玻璃体腔穿刺注射10 g/L雷珠单抗0.05 ml (0.5 mg) 。23G套管针于颞下方、2点位、10点位角膜缘后4mm处制作巩膜穿刺口, 颞下方套管连接灌注液, 2点位及10点位套管暂时巩膜钉堵塞。角膜缘3点位做侧切口, 前房注入黏弹剂, 12点位做1.8 mm透明角膜主切口, 连续环形撕囊, 水分离及水分界超声乳化晶状体核, 注吸残余皮质, 水密封主、侧切口。采用23G玻璃体切割系统, 切除中轴部玻璃体及积血, 注入约0.2 ml曲安奈德混悬液, 巩膜顶压器360°顶压周边视网膜, 彻底切除周边部及基底部玻璃体, 并完成清除增殖膜、封闭裂孔、复位视网膜等操作。根据手术预后评估及后续治疗方案决定是否人工晶体植入及硅油填充 (人工晶体植入但未硅油填充者:巩膜钉堵塞套管, 前房注入黏弹剂, 3.0 mm穿刺刀扩大主切口, 囊袋内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1枚, 注吸黏弹剂, 水密封主切口;硅油填充但未人工晶体植入者:气液交换后油气交换) , 玻璃体切割术三通道切口8-0缝线各缝合1针。术后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行视网膜激光光凝。 1.3 术后治疗及随访 局部抗菌、抗炎滴眼液点眼, 短效散瞳药点眼活动瞳孔, 避免揉眼及压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