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输液外渗采用局部挤压及酚妥拉明与水晶丹交替外敷处理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新生儿输液外渗采用局部挤压及酚妥拉明与水晶丹交替外敷处理疗效观察
李小静(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四川成都 610015)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063-03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17例新生儿发生输液外渗时采用局部挤压加酚妥拉明与水晶丹交替外敷的方法处理。结果 17例患儿的肢体肿胀全部在24小时内完全消退,变色的皮肤在48小时内转为红润,无一例发生局部组织或皮肤坏死,穿刺点也无感染发生,无瘢痕挛缩及慢性功能障碍。结论 采用局部挤压及酚妥拉明与水晶丹交替外敷的方法处理新生儿输液外渗,起效快,效果好,经济,方便实用,可以避免皮肤组织坏死,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局部挤压 酚妥拉明 水晶丹 外敷 输液外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neonatal infusion leakage. Method 17 neonatus who encountered the infusion leakage were disposed with local extrusion and external application with phentolamine and crystal Dan alternately. Results Limb swelling in 17 cases completely resolved in 24 hours,abnormal skin ruddied in 48 hours. No local organizatios or skin necrosis happened,no puncture point infection, scar contracture or chronic limb disorders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The method to deal neonatal infusion leakage with local extrusion and external application with phentolamine and crystal Dan alternately is worthy for clinical using,for its effective,convenience,practicalness,efficient working and no skin damage.
【Key words】Local extrusion Phentolamine Crystal Dan External Infusion leakage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主要的给药途径,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静脉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漏出或渗浸在静脉以外的皮下组织中。既增加患者痛苦,也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给临床带来不便。新生儿血管细小、脆弱,缺乏皮下脂肪的保护,皮肤敏感度低,对表皮痛感无明显反应,如渗出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造成局部组织肿胀、坏死等[1],最终导致不可逆的瘢痕挛缩及慢性功能障碍。因此,一旦发生输液外渗需要及时、合理地处理。本文采用局部挤压及酚妥拉明与水晶丹交替外敷的方法来处理新生儿输液外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9年11月至2011年7月,因输液外渗引起注射部位肿胀及皮肤透亮、发白、发紫的患儿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22d,体重1100~2250g,外渗部位为上肢7例,下肢8例,头部2例,均发生在周围静脉。输注液体为磷酸肌酸5例,丙种球蛋白1例,多巴胺2例,静脉营养液(包含脂肪乳剂、氨基酸、10%氯化钾、10%氯化钠、葡萄糖酸钙)9例。
2 方法
2.1 静脉的评估及选择。应有计划的合理使用静脉,常选择四肢末梢充盈、弹性好回流通畅、管腔较大、便于穿刺和观察的血管,当输注高浓度的药物或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选择粗而直的血管穿刺,避免关节部位、血运差的血管,并交替使用静脉,切忌连续多次使用同一条血管,以保证其得以修复,必要时重建静脉通道,并且在输液过程中随时巡视。
2.2 一旦发现输液外渗后,应立即停止输液,拔出输液针头,另建静脉通道,并立即评估外渗情况,包括药物的刺激强度、肿胀程度及患者本身状况。当输入的液体刺激性强,输液部位发生严重肿胀、变硬,皮肤透亮、发白、发紫时,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
文档评论(0)